醫(yī)藥網3月21日訊 癌癥是全球致死的第二大疾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發(fā)布的《全球癌癥報告2014》稱全球癌癥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令人不安地增加,新增癌癥病例有近一半出現(xiàn)在亞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國,。報告還預測,全球癌癥病例將呈現(xiàn)迅猛增長的態(tài)勢,,由2012年的1400萬人逐年遞增至2025年的1900萬人,,到2035年將達到2400萬人,其中中國將占全球總量的21.9%,。
兩屆諾貝爾獎得主萊納斯·鮑林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與癌癥的斗爭基本是一個謊言,。恐怕沒有什么事比聽到癌癥更令人恐懼,。”確實,,癌癥這個被稱為世紀之癥的病,猶如一頭洪水猛獸,,潛伏在我們的生活里虎視眈眈,。
化學療法是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方法,在臨床上普遍應用,,但其不良反應大,,患者常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降低其生活質量,。研究表明,化療藥物可刺激體內5-HT的釋放,,并通過5-HT3受體的介導將信號傳至嘔吐中樞從而導致嘔吐,。
引起嘔吐的藥物主要有順鉑,、環(huán)磷酰胺,、高劑量甲氨蝶呤、絲裂霉素,、卡鉑,、異環(huán)磷酰胺等。其中尤以順鉑致吐發(fā)生率最高,,所致嘔吐程度最嚴重,,常為病人拒絕再次化療的首要因素,。化療所致嘔吐,,可分為急性嘔吐和延遲性嘔吐,。急性嘔吐多發(fā)生于用藥后1~6小時,特別多見于未接受過化療者,,但也有例外,。當高劑量環(huán)磷酰胺靜脈給藥時,嘔吐常見于用藥后9~l8小時,。順鉑所致嘔吐常見于用藥后6~8小時,。延遲性嘔吐則指發(fā)生于化療17~24小時后出現(xiàn)的嘔吐。
頻繁的惡心嘔吐會導致患者的舒適狀態(tài)改變,,會使許多患者的食欲嚴重減退,,甚至營養(yǎng)不良,嚴重者可產生恐懼心理,,使他們原本脆弱的免疫系統(tǒng)再受重創(chuàng),,從而影響化療的順利進行。因此,,5-HT3受體拮抗劑對于化療致吐的抑制作用,,在臨床上意義重大。
鹽酸托烷司瓊是繼昂丹司瓊和格拉司瓊之后上市的第三個5-HT3受體拮抗劑,,由瑞士Sandoz公司研制開發(fā),,1992年首次在荷蘭上市。目前臨床上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癌癥化療引起的惡心和嘔吐,。托烷司瓊和其他5-HT3受體拮抗劑相比,,具有副作用輕、耐受性好,、藥物間反應低和作用時間長的特點,。單劑量給藥,無耐受性,,在每個化療療程可重復使用,。沒有錐體外系作用。采用推薦劑量,,每次5mg,,每日一次,可安全地用于成年人,、老年人,、肝或腎功能不全患者及2歲以上兒童。
鹽酸托烷司瓊片作為2017年新版醫(yī)保目錄新增口服止吐藥,具有以下優(yōu)勢:
第一,,依從性:半衰期長,,每天僅服一次;肝腎功能不全無需調整劑量;
第二,有效性:強效止吐作用,,雙重阻斷嘔吐反射中介質的化學傳遞,,并且臨床運用廣泛,不僅用于癌癥化,、放療引發(fā)的嘔吐,,還用于麻醉、術后引發(fā)的惡心和嘔吐;
第三,,安全性:不良反應輕微,。
實驗表明,鹽酸托烷司瓊能有效預防化療所致的惡心嘔吐,,療效優(yōu)于昂丹司瓊,。并且,鹽酸托烷司瓊通常耐受性良好,,推薦劑量下的不良反應為一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