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年輕抑郁患者,老年抑郁在臨床表現(xiàn)上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如伴發(fā)軀體癥狀,、焦慮、精神運動遲滯的比例更高,,執(zhí)行功能,、認知抑制及控制能力更差等。很多人錯誤地認為,,老年抑郁癥狀不過是上了年紀后軀體狀況下降,、社會角色缺失及親友故去的后果,均為老化的自然特征;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一項3月10日在線發(fā)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的綜述中,Nathalie Pruckner和Vjera Holthoff-Detto通過回顧相關文獻,,對老年抑郁的藥物治療進行了梳理,。以下為內容要點:
急性期治療
治療老年抑郁所使用的抗抑郁藥種類與年輕患者一致,但劑量須基于老年人較慢的代謝速率加以調整,。鑒于老年人更易出現(xiàn)副作用,,建議低劑量起始,緩慢加量,,但應在合理的時間范圍內加至目標劑量,,而非長期使用亞臨床劑量,。
由于療效確鑿,且副作用風險相對較低,,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及其他第二代抗抑郁藥(SNRI,、NaSSA、NDRI等)為老年抑郁的一線治療手段,。
多項研究(包括一項納入了51項隨機對照研究[RCT]的meta分析)顯示,,不同種類抗抑郁藥針對老年抑郁的療效相當。meta分析及頭對頭研究中,,帕羅西汀,、西酞普蘭、艾司西酞普蘭及舍曲林的療效相仿,。修訂版的英國精神藥理學會(BAP)指南也明確了上述發(fā)現(xiàn),。
鑒于療效相當,針對老年抑郁患者選擇抗抑郁藥主要應考慮藥物相互作用,、依從性(盡可能每天服藥一次)及軀體共病,。
SSRIs
SSRIs的常見副作用包括惡心、頭痛,、失眠,、震顫、性功能障礙及體重增加,。需密切關注的不良事件包括低鈉血癥;QT間期改變,,與尖端扭轉型室速相關;胃腸道出血風險升高,尤其是與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或抗凝藥聯(lián)用時;與特定阿片類鎮(zhèn)痛藥(如芬太尼,、哌替啶,、曲馬多等)及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聯(lián)用時,可能引發(fā)5-HT綜合征,。關注心電圖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有助于預防及早期識別上述風險,。對于共病冠脈疾病的老年抑郁患者,SSRIs的安全性較好,。
使用SSRIs時,,患者的跌倒風險可能升高;meta分析顯示,舍曲林引發(fā)頭暈的風險最低,。從臨床角度出發(fā),,跌倒既可能由抗抑郁藥激活作用導致的睡眠不足所引發(fā),也可能與鎮(zhèn)靜作用相關,,患者間差異很大,,用藥最初2周須密切觀察。長期用藥時,,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骨質疏松,,機制尚不明確,。自殺傾向也需加以關注:用藥最初2個月,,患者自殺觀念及行為的風險升高,。
SNRIs
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同樣被推薦作為老年患者的一線治療,其療效均顯著優(yōu)于安慰劑,,且耐受性總體良好,。然而,一項納入15項RCT的meta分析顯示,,度洛西汀針對老年抑郁患者的療效更優(yōu),。文拉法辛的副作用包括血壓升高及QT間期延長,而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均可升高頭暈風險,,進而導致老年患者發(fā)生跌倒,。與SSRIs類似,SNRIs與5-HT能藥物聯(lián)用可誘發(fā)5-HT綜合征,。
其他抗抑郁藥
▲ 米氮平:基于兩項大規(guī)模RCT,,米氮平可有效治療老年抑郁;其藥物相互作用較輕,而鎮(zhèn)靜效應較強,,后者尤其適用于失眠患者,。然而,體重增加為該藥的一個重要副作用,。
▲ 沃替西?。阂豁棡槠?周、納入452名老年患者的隨機安慰劑對照研究顯示,,新型抗抑郁藥沃替西汀可顯著改善受試者的抑郁癥狀,,以及處理速度與學習記憶功能。該藥改善認知癥狀的機制包括針對5-HT受體的直接作用,,以及改變海馬基因表達;后者或有助于改善神經可塑性,。
▲ 安非他酮:可能是老年抑郁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但目前仍缺乏大規(guī)模研究,。該藥的激活特性對于萎靡不振或精神運動性遲滯患者可能有利,,且不升高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抗膽堿能副作用的風險,后兩者對于老年抑郁患者而言頗有價值,。
▲ 阿戈美拉?。阂豁椉{入222名老年患者、治療8周的隨機對照研究顯示,,該藥對于75歲及以上抑郁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值得期待,。該藥的常見副作用包括鎮(zhèn)靜、頭痛,、口干及腹瀉,。在心血管安全性方面,,該藥表現(xiàn)較為理想。
▲ MAOIs:針對老年抑郁患者,,包括嗎氯貝胺在內的MAOIs擁有與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相當?shù)寞熜?。然而,?011年以來,,市面上無評估此類藥物用于老年群體的研究,。
▲ TCAs:由于較高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臟傳導功能異常)、抗膽堿能不良反應(如口干,、便秘,、尿潴留)及鎮(zhèn)靜風險,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TCAs)已不再是老年抑郁患者的一線用藥,??鼓憠A能藥物還可導致認知損害及譫妄,兩者均可嚴重損害患者的日?;顒幽芰熬窆δ?。
抗膽堿能效應最強的TCAs包括阿米替林、丙咪嗪和多塞平,,而去甲替林和地昔帕明的抗膽堿能效應最輕,。強烈建議限制TCAs在心臟疾病(如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有研究者指出,,TCAs針對SSRIs治療應答不佳的患者可能有效,,但近年來并無RCT證據(jù)。若針對老年人群使用TCA,,建議選用去甲替林,,該藥的副作用風險相對較低。
老年難治性抑郁
總體而言,,65歲以上個體對抗抑郁藥治療產生應答所需時間較年輕人更長,。應告知患者耐心等待3周,以觀察及評估療效;此后,,抗抑郁藥療效的發(fā)揮同樣較年輕人更慢,。
僅有50%的老年患者可對一線抗抑郁治療產生應答(抑郁量表減分達50%及以上),獲得緩解的比例不足40%,。老年患者的應答率之所以較低,,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抑郁與血管病變相關,這也可以解釋其起效速度為何較慢,。
執(zhí)行功能受損與較差的抗抑郁藥治療應答,、復燃及復發(fā)呈強相關。可能有必要針對老年抑郁患者開展認知訓練,。
若經過6-8周的足量治療,,患者無或僅有部分應答,則建議換用另一類抗抑郁藥,。若抑郁癥狀在第二次治療嘗試后仍持續(xù)存在,,則建議轉診至老年精神科或增效治療。
更換抗抑郁藥或聯(lián)用另一種藥物后,,50%的患者可有所改善,。
增效治療
以鋰鹽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最為常用。
鋰鹽
新版BAP指南中,,鋰鹽是老年難治性抑郁增效治療的第一選擇。然而,,目前仍缺乏針對這一課題的大規(guī)模安慰劑對照研究,。
根據(jù)現(xiàn)行指南,針對50歲以上的難治性抑郁患者,,使用鋰鹽增效治療的目標血鋰濃度為0.5-0.6mmol/l,,且應在緩解后維持治療至少一年。鋰鹽的治療窗較窄,,在腹瀉,、脫水及使用利尿劑導致電解質紊亂后可發(fā)生過量中毒。鋰鹽的另一大風險在于慢性腎功能損害,,然而也有證據(jù)顯示,,若規(guī)律監(jiān)測,發(fā)生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風險很低,。
阿立哌唑及其他抗精神病藥
一項納入181名老年患者,、隨訪24周的研究顯示,相比于聯(lián)用安慰劑,,在文拉法辛的基礎上聯(lián)用阿立哌唑2-15mg(中位劑量7mg)可顯著增強抗抑郁療效,,老年難治性抑郁患者的緩解率達44%。阿立哌唑增效治療報告最多的副作用為靜坐不能,、錐體外系癥狀及多夢,。在7mg/d的中位劑量下,尚無QTc間期延長的報告,。
針對相對年輕成人的研究顯示,,SSRIs或SNRIs聯(lián)用阿立哌唑療效較好;然而,由于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阿立哌唑應避免與度洛西汀或帕羅西汀聯(lián)用,。
一項納入了93名55歲以上患者的研究中,西酞普蘭治療無應答后聯(lián)用利培酮0.5-1mg/d,,68%的患者在4-6周后獲得緩解,。研究中的常見副作用包括頭暈及口干,。
維持治療
證據(jù)顯示,伴隨著復發(fā)次數(shù)的增加,,抑郁癥狀將愈發(fā)嚴重,,治療無應答的風險也逐漸升高。緩解后最初6個月的復發(fā)風險高達50%,。
meta分析顯示,,TCAs及SSRIs維持治療在預防抑郁復發(fā)方面顯著優(yōu)于安慰劑。針對維持治療時長的數(shù)據(jù)并不一致,,目前建議:使用達到緩解的劑量維持治療至少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