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同源”是指許多中藥與食物是同時起源的,,食物即藥物,,它們之間并無絕對的分界線。唐朝時期的《黃帝內(nèi)經(jīng)太素》一書中寫道:“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映出“藥食同源”的思想。
“藥食同源”理論認(rèn)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食物和藥物一樣都能夠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會中,人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各種食物和藥物的性味和功效,,認(rèn)識到許多食物可以藥用,,許多藥物也可以食用,兩者之間很難嚴(yán)格區(qū)分,。雖然藥物也是食物,,食物也是藥物,但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藥物的副作用大,,這就是“藥食同源”的另一種含義。
中藥與食物的區(qū)別?
中藥與食物的共同點是可以用來防治疾病,。不同點是:中藥的治療療效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藥勁大”,用藥正確時,,效果突出,,而用藥欠妥時,容易出現(xiàn)較明顯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療效果不及中藥那樣凸顯和敏捷,,配食不當(dāng),,也不至于立即產(chǎn)生不良的后果。但不可輕忽的是,,藥物固然作用強但一般不會經(jīng)常吃,,食物雖然作用弱但每天都離不了。
我們的日常飲食,,除供應(yīng)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外,,還會因食物的功能作用或多或少地對身體均衡和生理性能產(chǎn)生有益或不利的影響,與日俱增,,從量變到質(zhì)變,,這類影響作用就變得十分明顯。
因此,,準(zhǔn)確合理地選擇飲食,,堅持下去,會起到藥物所不能達(dá)到的效果,。
部分藥食同源品種
根據(jù)不同功能,,介紹部分藥食同源品種:
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茯苓,、枸杞、大棗,、阿膠,、銀耳、桑椹,。
改善營養(yǎng)性貧血:阿膠,、茯苓、桑椹,、大棗,、龍眼肉、陳皮,、枸杞,。
促進消化功能:山楂、麥芽,、雞內(nèi)金,、山藥、萊菔子,、扁豆,、陳皮、茯苓,、大棗,、佛手。
通便功能:火麻仁,、決明子,、萊菔子、百合,、玉竹,、蘆薈、橘皮,、山楂,、郁李仁、桑椹,。
緩解體力疲勞功能:枸杞,、肉桂、砂仁,、丁香,。
改善睡眠功能:酸棗仁、蓮子心、桑椹,、枸杞,、茯苓,。
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銀耳,、枸杞、香菇,。
輔助降血壓功能:決明子,、海帶、茶葉,、山楂,、槐花、菊花,。
輔助降血糖功能:葛根,、黃精、烏梅,、決明子,、山藥、甘草,、苦瓜,、桑葉、百合,。
輔助降血脂功能:山楂,、蘆薈、決明子,、荷葉,、沙棘油。
增強骨密度功能:面粉,、小麥胚芽,、豆類、蝦,、螃蟹,、貝類、海藻,、牛肉,、雞肉、肝臟,。
抗氧化功能:茶多酚,、番茄紅素、桃仁。
祛痤瘡功能:決明子,、白芷,、茯苓、枸杞,、金銀花,、梔子、桑葉,、馬齒莧,、魚腥草、山楂,、菊花,、薏苡仁、杏仁,、烏梢蛇,。
祛黃褐斑功能:枸杞、桃仁,、桑椹,、菊花、決明子,、茯苓,、葛根、桑葉,、干姜,。
對胃黏膜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茯苓、山楂,、薏苡仁,、陳皮、干姜,、葛根,、蒲公英、甘草,、枸杞,。
對化學(xué)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山楂、桑椹,、麥芽,、葛根、黃精,、大蒜,、枸杞,、茯苓、梔子,、魚腥草,、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