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新華社柏林5月23日電 (記者郭 洋)德國蒂賓根大學醫(yī)學院5月23日宣布,,該校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通過破壞某種蛋白質復合體穩(wěn)定的方法,,可以有效殺死肝癌細胞,。這項研究論文發(fā)表在英國最新一期學術期刊《自然·醫(yī)學》上。
C-MYC蛋白在癌癥中扮演關鍵角色,,與之相對應的基因也是一種重要的致癌基因,,被視為“致癌主調節(jié)器”。超過一半的人類癌癥都與C-MYC蛋白水平升高相關,。因此,,科學界一直在尋找抑制C-MYC蛋白的藥物,但尚未成功,。
蒂賓根大學醫(yī)學院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降低癌細胞中C-MYC蛋白水平的方法,。在動物實驗中,研究人員利用這種方法殺死了肝癌細胞,。
簡單來說,,這種方法是對C-MYC蛋白的“伙伴”極光激酶A下手,利用可結合極光激酶A的抑制劑,,改變其結構,,使極光激酶A無法與C-MYC蛋白形成蛋白質復合體。如此一來,,癌細胞中失去“伙伴”的C-MYC蛋白水平快速下降,,癌細胞也隨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