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6月1日電 (記者張家偉)德國研究人員1日在英國《自然》雜志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研發(fā)的一種納米粒子核糖核酸(RNA)癌癥疫苗在小鼠實驗和小規(guī)模人體試驗中都取得了不錯效果,,有潛力成為癌癥免疫治療的通用疫苗。
癌癥疫苗主要通過刺激人體免疫系統(tǒng)來對抗癌細胞,,目的在于預防癌癥或輔助治療,,并防止復發(fā)。目前正在研發(fā)或已經上市的癌癥疫苗多數(shù)僅針對特定類型癌癥,,還不存在對所有類型癌癥都具有效果的通用疫苗,。
德國研究人員利用類似細胞膜的脂類膜將RNA分子包裹起來,形成RNA-脂質復合物納米粒子,,通過靜脈注射將這種復合物注射到患惡性腫瘤的小鼠體內,,從而作用于小鼠體內的免疫細胞。這種脂質復合物可保護RNA分子不被身體降解,,同時引導RNA被樹突狀細胞以及存在于脾臟,、淋巴結和骨髓中的巨噬細胞所吸收,在這些部位,,RNA會被轉譯成一個癌癥特異性抗原,。
實驗顯示,這種新型疫苗可在小鼠體內誘發(fā)一個強烈的抗原特異性T細胞免疫應答,,對腫瘤生長發(fā)揮一定抑制作用,。
研究人員為3名黑色素瘤患者注射低劑量的新疫苗,患者體內出現(xiàn)了相應的免疫應答,,即體內T細胞對腫瘤發(fā)起了攻擊,。
研究人員說,由于幾乎所有基于蛋白質的腫瘤抗原都可以通過RNA進行編碼,,這種新型疫苗具有成為通用癌癥疫苗的潛力,。
英國癌癥研究所教授艾倫·梅爾徹斯評價說,這項研究盡管取得一定進展,,但疫苗對癌癥患者的療效還需要更多驗證,,此外大規(guī)模生產這種復合物納米粒子也存在不小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