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THR 后感染的病例中,,固定牢靠的股骨柄假體予以保留,,一期只將髖臼假體取出,,關節(jié)腔徹底清創(chuàng),,使用燈泡型注射器對含有抗生素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間隔器塑型并植入關節(jié)窩,兩期間隔予以相應靜脈抗生素,,二期再植入假體,。
古語講,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為了彌補股骨柄假體取出工具的局限性,Lombardi 等人近期發(fā)表在 Bone Joint J. 上介紹了一種股骨柄假體取出的改良技術,,即改良二期更換感染假體技術,,忝以譯之,現(xiàn)介紹如下:
在 2000 年 1 月至 2011 年 1 月使用該技術處理了 19 例患者,,平均隨訪時間 4 年的患者有 89% 抗感染治療成功,。此后,可以用一次性硅膠模具制作股骨柄或股骨頭間隔器,。各種不同型號的股骨頭間隔器,,極大程度地促進該技術的進步。
手術指征:
1)患者股骨柄假體固定牢靠,;2)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初次假體感染,,取出股骨柄假體極有可能發(fā)生股骨破壞;3)老年患者,,股骨柄固定良好,,股骨近端骨量不足;4)THR 術后感染,,股骨柄假體與同側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 (TKR) 的股骨柄假體直接相連,。
手術禁忌證:
患者同時伴有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膝關節(jié)假體感染,或者股骨柄假體松動,。
手術技巧:
取出髖臼假體,,保留股骨柄假體。對所有患者均進行軟組織徹底清創(chuàng),,稀釋的聚維酮碘溶液沖洗暴露在外的金屬假體,,隨后使用大量鹽水對關節(jié)腔進行沖洗。
術中由一人使用一次性硅膠模具制作含抗生素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間隔器(圖 1- 圖 6),。其中 4 例患者使用的是 Palacos 制作的高粘度的骨水泥間隔器,,3 例患者使用的是 Cobalt 間隔器。每 40 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 3 到 4 克的萬古霉素和 3.6 到 4.8 克的妥布霉素(圖 1),。
圖 1,,將抗生素小瓶打開,過濾幾次后與粉末狀骨水泥充分混合。
圖 2,,混合均勻的骨水泥和抗生素粉末真空混合形成冷凍單體,,注入一次性硅間隔器股骨頭模型中,加蓋并等待其硬化,。
圖 3,,間隔器上取下硅膠模具。
圖 4,,充分固定后,,手術刀仔細切開硅膠模具。
圖 5,,適配器與保留的股骨柄相吻合,,股骨頸長度通過插入骨水泥間隔器試驗復位確定。
圖 6,,有適配器的股骨頭間隔器與股骨柄耳軸相連,,使用打壓工具輕輕打壓對位。
采用實驗性假體對髖關節(jié)進行復位,,通過髖關節(jié)的活動度來評估實驗性假體的穩(wěn)定性及所需股骨頸的長度,。骨水泥硬化后,從硅模具中取出間隔器,,插入與股骨頸長度相適應的的錐形適配器以平衡兩腿長度,,與保留的股骨柄假體穩(wěn)定相連。
將間隔器與股骨柄假體的耳軸固定,,髖關節(jié)復位,,常規(guī)方式閉合切口。股骨頭間隔器的規(guī)格有直徑 52mm,、56mm 和 60mm,。在再次植入假體前靜脈注射相應抗生素至少 6 周,對于菌培陰性的患者使用萬古霉素,。對每位患者的 ESR 和 CRP 密切監(jiān)測,。患者情況穩(wěn)定后,,才可再次植入假體,,感染治療有效的指征是 ESR 降低,CRP 降至正常水平,,傷口情況良好,。
圖 7,,再次植入假體時,,保證股骨頭間隔器表面的完整性。使用取出器(retrodriver)取出間隔器相當方便。
臨床結果
結合之前研究,,共使用改良二期更換感染假體技術治療了 26 例(26 髖)THR 術后感染且股骨柄假體固定牢靠的患者,。26 例患者中 3 例感染復發(fā),失敗率為 11.5%,。平均隨訪時間為 3.6 年 (0.3 到 11.2 年),,改良二期更換假體的成功率為 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