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來,,一份名為“世衛(wèi)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在國內廣為流傳?;鹜?、肥肉、罐頭,、冰淇淋等人們日常消費的食品均赫然在列,。
12年來,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等權威新聞網(wǎng)站以及《重慶晨報》,、《老人報》等傳統(tǒng)媒體也對這份名單進行過轉載。
更有一些地方工商,、教育主管部門以及消協(xié)據(jù)此名單向公眾發(fā)出提示,。今年3月,長沙縣工商局公布這十大垃圾食品名單,,提醒家長正確引導孩子消費,。去年9月,昆明消協(xié)發(fā)布消費警示,,提醒“讓垃圾食品走出你的生活”,。去年6月21日,山東省教育廳發(fā)布公開信,,提醒中小學生別吃十大垃圾食品,。
記者近日向世衛(wèi)組織求證,世衛(wèi)組織明確辟謠,,表示“世衛(wèi)組織從未發(fā)布過垃圾食品的名單”,。也就是說,“十大垃圾食品名單”純屬子虛烏有,。
國內食品專家也指出,,科學營養(yǎng)界并無“垃圾食品”的概念,名單中的“垃圾食品”的歸類和表述也并不科學,。不恰當?shù)呐腼兎椒?、過量或不均衡的“垃圾吃法”,,才使得食品成為影響健康的“垃圾”。
“十大垃圾食品名單”可能炮制自中國據(jù)《重慶晨報》2013年8月16日報道,,該十大垃圾食品名單公布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第113屆會議”,。
但新京報記者查詢世衛(wèi)組織歷屆會議日程發(fā)現(xiàn),世衛(wèi)組織第113屆會議的召開時間為2004年1月份,。隨后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早在2003年,一些行業(yè)期刊中即已出現(xiàn)了該名單,。其中,,《河北企業(yè)》2003年第9期第43頁、《沿海環(huán)境》2003年第12期第27頁均刊登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的詳細名單,。
查詢國外網(wǎng)站,,記者未發(fā)現(xiàn)有國際權威網(wǎng)站或主流媒體對這份“世衛(wèi)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單”做過報道,而世衛(wèi)組織的官方會議記錄中,,亦未出現(xiàn)該名單的身影,。
整理發(fā)現(xiàn),大量的網(wǎng)絡轉載都來自國內網(wǎng)站,,且名單內容均為中文版本,。分析認為,該名單并非來自于國外的科研機構,,而很可能是來自于中國,,被中國人“炮制”而成。
這份名單幾乎囊括了絕大多數(shù)人們日常消費的食品,,包括:油炸類食品,、汽水可樂類食品、加工類肉食品,、話梅蜜餞類食品,、餅干類食品、方便類食品,、罐頭類食品,、燒烤類食品、冷凍甜品類食品,、腌制類食品,。
世衛(wèi)稱從未發(fā)布過“垃圾食品名單”針對網(wǎng)上的那份“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的十大垃圾食品”,世界衛(wèi)生組織相關負責人4月24日接受新京報采訪時正式澄清說,,“世界衛(wèi)生組織從未發(fā)布過垃圾食品名單,。”
至此,這份已在中國境內傳播長達12年的“著名”名單,,被證實為子虛烏有,。
世衛(wèi)組織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介紹,世衛(wèi)組織一直以來就健康的日常飲食給出一般性建議,,飲食應包含大量的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和谷物,而減少鹽,、糖和脂肪的攝入等,,但從未發(fā)布過“垃圾食品”的名單。
但究竟什么才是“垃圾食品”,,對健康有何影響,?世衛(wèi)組織并未給出明確定義,其回復記者的采訪中始終圍繞著“三高”(即高鹽,、高糖,、高脂肪)食品而展開。
世衛(wèi)組織介紹說,,有大量文件和充分的證據(jù)證明,,高鹽、高糖和高脂肪的飲食習慣將導致肥胖,,以及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世衛(wèi)組織給出的健康日常飲食的具體建議包括: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堅果和谷物,;減少鹽,、糖和脂肪的攝入。同時,,建議選擇不飽和脂肪,,而避免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科學營養(yǎng)界并無“垃圾食品”說法國內食品和營養(yǎng)專家也表示,,網(wǎng)絡上傳播的“垃圾食品名單”并不科學,。
中山大學預防醫(yī)學研究所副所長、公共衛(wèi)生學院營養(yǎng)學系主任蔣卓勤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科學營養(yǎng)界沒有“垃圾食品”這個說法,,“因食物烹飪方式不同而釋放出各種物質是很正常的,,不能說就是垃圾食品”。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則稱,,“‘垃圾食品’這個說法本身就不是一個科學的說法,,這個詞并沒有嚴格的量化定義,而是民間一種約定俗成的講法”,。雖然包括世衛(wèi)組織在內的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和主流科學也認為食用過多的垃圾食品屬性的食物是不利于飲食均衡的,“但是不在特定的情況下,,直接把某樣食品打為垃圾食品是不科學的,。”
朱毅說,,具體“垃圾食物”有兩種定義,,一種是僅僅提供熱量,其他營養(yǎng)素都十分匱乏的食物,;第二種是提供了超過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素,,讓營養(yǎng)素變成多余成分的食物。但“垃圾食品”這個概念也是相對的,,如果饑腸轆轆,、缺乏能量供給,這時候就不算“垃圾食品”而是雪中送炭了?,F(xiàn)在人們物質條件改善了,,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得好,這才出現(xiàn)了“垃圾食品”的概念,。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食物化學室主任楊月欣曾向媒體指出,,一些零食雖有隱患,但并非不能吃,?!懊恳活惗伎蓜澐譃?個推薦級別,人們根據(jù)其級別選擇能吃什么,,吃多少,。”
第一類為可經常食用的,,指營養(yǎng)素含量豐富,,同時多為含有低脂肪、低鹽和低糖的食品或飲料,。第二類為可適當食用的,,營養(yǎng)素含量相對豐富,但含有或添加中等量脂肪、糖,、鹽等的食品或飲料,,如牛肉片、黑巧克力等,。第三類為不推薦食用的,,含有或添加較多量脂肪、糖,、鹽的食品或飲料,,提供能量較多。經常食用這樣的零食會增加超重與肥胖,、高血壓以及其他慢性病的風險,。
食品“垃圾”吃法才是隱患關鍵伴隨人們對食品安全與健康的關注,,網(wǎng)上流傳的一個又一個食品“黑名單”和“風險提醒”,,使得許多消費者對身邊的食品充滿了不安全感。
但專家認為,,這些名單與提醒普遍缺乏充分的科學依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食品本身并不“垃圾”,,只是需要人們適量,、均衡的食用。而不恰當?shù)呐腼兪址?,以及過量,、不均衡的吃法,才使得食品成為了影響健康的“垃圾”,。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就認為,“沒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
他曾對外表示,食品營養(yǎng)學最基本的鐵律就是食物沒有好壞,,多了少了就叫壞,,不多不少需要平衡就要好,沒有最好的食物也沒有最壞的食物,。比如維生素吃多了會中毒,,缺少了會生病,;過少或過量食用食鹽,,同樣也會影響健康。
朱毅認為,不能因為好吃就多吃,,這里面有個度的把握,。但如果說直接吃了致癌或者導致什么疾病,這樣的說法并不嚴謹,。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說,,從科學的角度講,“垃圾食品”叫“營養(yǎng)素比較低,,不利于長期健康的食品”更合適,。這些食品愉悅了你的味覺,但并不是很有營養(yǎng),,可能增加身體的負擔和未來患病的風險,。吃還是不吃,這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暗@是相對的,抗震救災時只有方便面,,那吃了肯定是沒問題的,,但是在有更有營養(yǎng)的食物的情況下,天天吃方便面,,便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控制食量 “垃圾食品”并不垃圾在不同版本的“垃圾食品名單”中,,營養(yǎng)師和專家認為,,將整類食品統(tǒng)統(tǒng)歸入“垃圾食品”的說法“有點冤”,“不該一棒子打死”,。
蜜餞類食物網(wǎng)傳:含有亞硝酸鹽,,在人體內可結合胺形成潛在的致癌物質亞硝酸胺;含有香精可能損害肝臟,較高鹽分可導致血壓升高和腎臟負擔加重,。
真相:質量合格的蜜餞類食物并非完全不能吃,。當想用快捷、健康的方式攝取足量的糖分時,,果脯是個不錯的選擇,,酸酸甜甜,老少皆宜,。不過,,蜜餞含糖量高,患有高血糖的人盡量不要吃,。
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網(wǎng)傳:其所含有的大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被確定為導致心臟病最重要的兩類膳食因素,。
真相:很多人把吃肥肉與罹患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癥等聯(lián)系在一起,,專家說這是誤解。中國成年人平均每天推薦攝入脂肪70克,,其中有食用油即烹調油,,乳、蛋類,、豆制品等所含的脂肪,,還有15~20克的脂肪由動物性食物提供,即每天相當于攝入豬肉(肥瘦)50克左右,,或羊肉(肥瘦)100克左右,,牛肉70~100克。動物肝臟中含有豐富的鐵,、鋅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人體對其吸收率遠高于植物來源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火腿腸等加工肉食網(wǎng)傳:這類食物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可能有導致癌癥的潛在風險,。
真相: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微生物學家費里克·范恩表示,“我們已經不再認為硝酸鹽全都是有毒且致癌的,,反而意識到它們對維持體內平衡扮演著重要角色?!弊罱鸬浜陀目茖W家提出,,適量的硝酸鹽對人類可能有益,因為硝酸鹽可以協(xié)助殺死一些病菌,。
腌制食品網(wǎng)傳:在腌制中需要大量放鹽,,會導致鈉鹽含量超標,造成常進食腌制食品者腎臟的負擔加重,,高血壓的風險增高,;腌制中可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質亞硝胺,導致鼻咽癌等惡性腫瘤發(fā)病風險,。
真相: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楊文嬌表示,,醬菜和腌菜中含有膳食纖維和一定量的鈣、鎂,、鉀等礦物質,,一些腐乳、泡菜等發(fā)酵制品還會產生一定量的B族維生素等其他有益物質,,因此少量吃是可以的,,素食者甚至常吃腐乳等發(fā)酵豆制品,。
范志紅認為,泡菜腌制中所加入的鮮姜,、鮮辣椒,、大蒜、大蔥,、洋蔥,、紫蘇等配料均可幫助降低亞硝酸鹽水平,醬制數(shù)個月的醬菜亞硝酸鹽含量很低,。只有腌制幾天就食用的暴腌菜,,以及雜菌污染大、腌制時間不足的泡菜,、酸菜才有促進致癌的問題,。
罐頭類食品網(wǎng)傳:含鉛量高,在人體內不會代謝,,長期食用含鉛量高的食物會使人智力減退,。防腐劑也對健康有害。
真相:中國罐頭工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邵云龍認為,,罐頭并非“垃圾食品”,。我國罐頭食品質量標準完全與國際接軌,符合國際法典CAC和美國FDA要求,。罐頭食品的加工無需添加任何防腐劑,,在我國食品安全標準中,涉及罐頭食品可允許添加的各類食品添加劑,,在所有食品中是最少的,。
范志紅也說,罐頭并非使用防腐劑,。罐頭是把原料放在經排氣的密閉容器中,,用高溫處理,殺滅微生物和細菌的芽孢,,破壞酶類的活性,,并防止外界污染和氧氣進入,長期保持穩(wěn)定,。
燒烤類食品網(wǎng)傳:燒烤類食品含有強致癌物質真相:美國普度大學農業(yè)與生物工程系博士云無心認為,,燒烤類食品中的致癌物質含量與烹飪方式有關,調整方式,,可減少致癌物質的影響,。實驗證明,如果香腸和火接觸,,成品中的苯并芘含量為每千克10.7微克,;如果把燒烤架升高,,讓香腸和火相隔5厘米,這個值就會降到0.67,。吃1000克這樣的烤肉攝入的苯并芘,,只跟幾天的飲用水中的相當。如果改裝燒烤裝置,,把香腸放在火的側面,,苯并芘含量只有每千克0.1微克,跟它在肉中本來的含量相當,,這樣的烤法就幾乎不產生苯并芘,。
奶油制品網(wǎng)傳:常吃奶油類制品可導致體重增加,甚至出現(xiàn)血糖和血脂升高,,含有反式脂肪,。
真相: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認為,一些人造植物奶油代替天然奶油,,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但由于生產工藝的改進,目前很多采用“植物奶油”,、“氫化植物油”等為配料的產品反式脂肪酸含量已很低,,植物脂肪中脂肪含量比純乳脂要低得多。
方便面網(wǎng)傳:油脂,、鹽分含量高增加了腎負荷,,對心血管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加之含有防腐劑和添加劑,,對肝臟等有潛在的不利影響,。
真相: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曾公開為方便面正名,。他認為,與炸薯條,、漢堡包等相比,,方便面中的油脂含量并非很高,平均每份所含油脂在16%-18%,,其中11%都是棕櫚油,,也是對人體健康有利的植物油。同時,,他也不認為“方便面毫無營養(yǎng)”,,方便面的面塊和調料包中,含有人體必需的6大營養(yǎng)素——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調料包中的脫水蔬菜基本保存了原有蔬菜的營養(yǎng),只是量較小,,維生素含量稍顯不足,。因此在吃方便面時,可多搭配些蔬菜,、水果等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冷凍甜點網(wǎng)傳:包括冰淇淋、雪糕等,,因含有較高奶油,,易導致肥胖,高糖可降低食欲,。
真相:范志紅認為,,簡單地將冰淇淋視為“垃圾食品”的行為有失偏頗。冰淇淋中有一些意外的健康成分,,首先是維生素的含量不少,,特別是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A和維生素D,。此外,還含少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B1和葉酸等。其次,,冰淇淋里的果仁碎含有鐵,、銅、鋅,、錳等微量元素,,而最普通的香草冰淇淋,其含鈣量甚至比純牛奶還要高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冰淇淋的蛋白質含量相當于“高蛋白牛奶”的水平,比酸奶還高,。糖類和脂肪本是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健康人適度食用冰淇淋是可以的。一小杯冰淇淋(50g)約90千卡,,相當于一小碗米飯的熱量,,一天吃一小杯冰淇淋而相應減少吃其他零食的話,,屬于正常范圍。
油炸食品
網(wǎng)傳:此類食品熱量高,,含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質,,經常進食易導致肥胖;是導致高脂血癥和冠心病的最危險食品。
真相:油炸食品并非都不能吃,。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營養(yǎng)科醫(yī)生魏幗向媒體表示,,油炸食品不能吃的觀點是對營養(yǎng)飲食的片面理解,健康營養(yǎng)的飲食方式是一種整體全面的生活飲食方式,??蓸泛驼u,偶爾作為改善口感的食物,,注意食用的量和搭配的食物,,也可以是一種健康的吃法?!叭f一美食一頓吃得太多,,沒有控制住,能量攝入超標,,增加運動就好了,,慢跑40分鐘,就可把一罐可樂的能量消耗掉,,炸雞的能量較高,,消耗起來困難些,如果管不住嘴,,那就只有邁開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