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wǎng)
摘要:眾所周知,,避孕藥在控制人口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不過你知道嗎,?最早的避孕藥,是用來治療嚴重月經(jīng)問題的,。避孕藥還可能會影響女性的擇偶標準,。早期避孕藥價格昂貴,而解決成本問題的東西居然是一種山藥,。
從口服避孕藥正式上市,,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50來年,吃過那些小小藥片的女性不可勝數(shù),,不過,,你知道避孕藥背后那些有趣的事嗎?
No.1歪打正著
雖然最初的開發(fā)者的初衷是打算研制一種控制生育的藥,,然而,,出于當時道德上的原因,在1957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準Enovid這種藥時,,卻是將其作為治療“嚴重月經(jīng)問題”的藥物來投放市場的,,同時也警告人們,,該藥物可能有阻止懷孕的副作用。于是,,2年之內(nèi),,差不多有50萬女性莫名其妙地產(chǎn)生了“嚴重月經(jīng)問題”——估計她們是奔著這種藥物的“副作用”去的。到了1960年6月23日,,F(xiàn)DA才正式批準Enovid作為避孕藥,。該藥物還能用在輔助治療或緩解多種疾病時派上用場,比如多囊卵巢綜合癥,、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貧血、粉刺,,甚至還被用來治療貪食癥。20世紀80年代末,,Enovid作為第一代避孕藥退出了市場,。
因為避孕藥能幫助女性有計劃地懷孕,減少在生養(yǎng)孩子方面的付出,,所以它事實上還拓寬了女性在工作中的角色范圍,。因此,在1993年,,《經(jīng)濟學人》雜志將其列為當今世界的七大奇跡之一,。
No.2安慰劑中含有鐵
避孕藥有21片裝(編者按:國內(nèi)常見的避孕藥多為21片裝)和28片裝兩種。對于28片裝,,每個月最后一周的避孕藥其實是不含激素的安慰劑,。這一方面是怕女性忘記服藥——索性每天都吃一粒;另一方面是為了能讓女性照常行經(jīng)——這主要是出于商業(yè)考慮,。他們希望這種藥看上去盡量自然,,從而使女性容易接受。
現(xiàn)在,,一些生產(chǎn)商在每月最后一周的藥片中加入了鐵,,這樣做是為了補充女性因月經(jīng)出血而流失的鐵元素。廠家是出于好心,,然而,,對于一些女性而言,這些增加的鐵元素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比如惡心,、腹部不適、便秘,、腹瀉等,。所以,,如果在一個藥物周期的最后一周出現(xiàn)上述癥狀,可能是因為補充的鐵元素,,而不是因為姨媽即將造訪 [1] ,。
No.3可能影響擇偶
有很多研究證明,排卵期內(nèi)的女性對男性有更強的吸引力,,而男性能通過各種途徑判斷女性是否在排卵期內(nèi),。那么服用避孕藥會對女性的魅力產(chǎn)生影響嗎?
謝菲爾德大學動植物科學系的艾爾沃尼格(Alexandra Alvergne)對此進行了研究 [2] ,。她認為,,因為避孕藥會使女性的激素狀態(tài)和懷孕相似,所以它可能會攪亂正常的擇偶過程——懷孕女性傾向于接近基因和她相似的男性(理論上因為她的家人會在這一最脆弱的時期保護她和她的寶寶),,而這樣的男性是她正常情況下基本不會選擇的,,但服用避孕藥就會造成這樣的傾向。
從男性的角度來說,,他們在與女性“深入交往”之前,,潛意識里會探測其激素水平和身體信息——畢竟,他想親自讓她懷孕,??茖W家表示,男性會因此認為排卵期的女性比正在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更有吸引力,。
No.4.造成水污染,,影響野生動物
研究顯示,雌激素和其他雜質(zhì)造成的水污染,,正在影響野生動物的繁殖,。科羅拉多大學對魚類的一項研究表明,,水中含有的雌激素,,大大改變了生活在水中的魚類的性別比例 [3] 。
根據(jù)對巴黎周邊河流的一項研究,,當?shù)睾恿髦?5%-50%的雌激素活性都得“歸功”于合成激素,。該研究于2004年發(fā)表在《整體環(huán)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雜志上 [4] 。
有人認為,,這些合成雌激素可能來自于服用避孕藥的女性,,因為這些激素會隨著正常代謝被女性排出體外,但是卻很難被污水處理廠分解,。不過這一點尚存爭議,。此外,水體中雌激素殘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也尚不明確,學界對此問題也尚在爭議,。
No.5 先后遭到女權(quán)主義者的青睞和憎惡
早期的女權(quán)主義者給避孕藥冠以“第一種純粹為社會作用而開發(fā)的藥物”的美名,。事實上,支持女性選舉權(quán)的凱瑟琳•麥克米克(Katherine Dexter McCormick)曾經(jīng)為避孕藥的開發(fā)出資,。麥克米克認為避孕藥是女性自由的前提之一,。
然而,到20世紀70年代,,避孕藥對健康的潛在影響開始逐漸為公眾所認識,,女權(quán)主義者將避孕藥視為男權(quán)霸道的又一實例。這些女權(quán)主義者占領(lǐng)國會山,,質(zhì)問為什么生育控制造成的所有健康風險都要由女性來承擔,。而針對男性的非屏障避孕措施仍在研發(fā)中……
No.6 虔誠的天主教徒讓避孕藥得以問世
天主教會在1951年批準了安全期避孕法——也就是在女性排卵期“禁欲”,但仍然堅決反對其他所有生育控制的方法(編者按:這里特別提醒一句,, 安全期避孕法不靠譜 ),。
盡管如此,卻有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使避孕藥成為可能,。約翰•洛克(John Rock)是一名婦科專家,,也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堅信美好的性生活是婚姻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根據(jù)扎納(Chana Gazit)的紀錄片《避孕藥》(The Pill)所述,正是洛克進行的臨床實驗,,讓FDA批準了第一批控制生育的藥物,。
洛克還出版了一本頗具影響力的書《是時候了:一名天主教醫(yī)生關(guān)于終結(jié)生育控制的建議》(The Time Has Come: A Catholic Doctor's Proposals to End the Battle over Birth Control) (克諾夫出版公司,Alfred A. Knopf, Inc.,,1963年),。洛克在書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避孕藥和女性的自然生理周期是一致的,,因此使用避孕藥和安全期避孕法一樣,,是無罪的。在教會被說服之前,,洛克實際上在上世紀60年代成為了避孕藥的形象代言人,。
No.7 從山藥中來,到生活中去
科學家于1928年在兔子體內(nèi)發(fā)現(xiàn)了孕酮,,避孕藥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者立刻意識到了這東西的潛在價值,但當時孕酮只能從動物體內(nèi)提取,,因此十分昂貴,,價格當時可達1000美元1克。在20世紀40年代,孕酮的市場主要是在世界級的賽馬育種方面,,育種者通過給馬匹注射孕酮來讓馬兒們優(yōu)生優(yōu)育,。
這種情況持續(xù)到了1943年,美國賓尼法尼亞州的一名研究者盧瑟爾•馬可(Russell Marker)發(fā)現(xiàn)了可替代的來源:山藥,。墨西哥有一種野生山藥(cabeza de negro,,字面意義為“黑色的頭部”)能提供大量的孕酮,這使得大量生產(chǎn)廉價的避孕藥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