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wǎng)
2012年5月19日——目前我國糖尿病治療有誤區(qū):許多患者將關注的眼光落在血糖指數(shù)上,,奮力追求表面數(shù)字的下降,,卻很少重視“血糖發(fā)動機”——胰島功能本身的改善與修復。 在近日舉辦的第二屆默沙東腸促胰島激素論壇中,,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紀立農教授強調:糖尿病一般病程較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能只顧眼前,必須做好長遠規(guī)劃,。“立足長遠,,理性規(guī)劃,實現(xiàn)強效降糖與保護胰島的治療‘雙達標’,,應該成為國人控制血糖的治療標準,。”同時,在此次會議上,,與會專家一致并肯定了全球應用最廣的DPP-4抑制劑——捷諾維®(西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臨床應用中的有效性,。
2型糖尿病全球高發(fā)的嚴峻形勢促使其治療方案正在不斷地改進。其中,,基于腸促胰島激素的藥物方案捷諾維®(西格列汀)脫穎而出,,為糖尿病患者帶來了一種全新治療選擇。它具有強效降糖,、保護胰島功能,、可能延緩疾病進程,安全性良好等眾多特點,,也為它在2007年摘得了制藥界“諾貝爾獎”——蓋倫獎的至高殊榮,。
看待糖尿病治療目標,國人多有偏差
眾多專家在第二屆默沙東腸促胰島激素論壇中呼吁,,應將保護胰島功能,、可能延緩疾病進程與強化降糖一同納入糖尿病的主要治療目標,不可有缺失或偏頗,。
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數(shù)量當前約為3.46億,其中超過80%的死亡病例出現(xiàn)在發(fā)展中國家。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計,,至2030年,,全球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數(shù)將翻一番。由于中國人本身就具有糖尿病易感基因,,加之不良生活方式的催化,,致使我國糖尿病患者的總人數(shù)正日益逼近1億大關。2011年,,中國治療糖尿病的總費用達到170億美元,。 “要想摘掉‘糖尿病大國’的帽子,首要任務就是為患者明確治療目標,。”紀教授認為,。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國人在設定糖尿病治療目標時多有“偏差”,。比如一些患者只追求血糖指數(shù)的下降,,卻很少重視胰島功能本身的改善與修復。紀教授解釋道:“ 如果把血糖水平比作一組數(shù)字信號,,胰島是靈敏而嚴格的‘總控臺’, 而胰島素無疑就是‘信號源’,。數(shù)字信號的強弱高低實則取決于胰島‘總控臺’對于胰島素合成與分泌的調遣控制。事實上,,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正是因不同原因導致患者體內的胰島功能出現(xiàn)衰退,,難以合成和分泌胰島素,過多地分泌胰高糖素,,從而不能有效調控血糖,。”他強調,保護胰島功能這個“總控臺”對于糖尿病的治療用藥和預后都具有重要意義,。
西格列?。汉葱l(wèi)β細胞, 保護胰島功能
與傳統(tǒng)降糖藥物相比,,DPP-4抑制劑擁有獨特的優(yōu)勢——它能夠在強效降糖的同時,幫助保護胰島功能,,繼而達到調控血糖的目的,。
“DPP-4抑制劑在2型糖尿病的臨床應用中的前景被十分看好。因其能有效抑制腸促胰島激素的降解,,提高腸促胰島激素在患者體內的水平,,恢復并維持腸促胰島激素效應,從而增加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減少胰高糖素的分泌,。”衛(wèi)生部糖尿病咨詢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潘長玉教授如是說。
潘教授介紹,,作為DPP-4抑制劑代表藥物的捷諾維®(西格列汀)除了上述特點外,,更是具有“雙調控”的特性:通過促進胰島β細胞的再生,,改進胰島α和β細胞的功能,使胰島能正常分泌胰島素,,減少胰高糖素的分泌,,從而保護胰島功能,進一步延緩疾病進程,。”
目前,,捷諾維®(西格列汀)獲得已經(jīng)在全球95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qū)上市,得到了醫(yī)生和患者的肯定,,已累計開出超過3800萬張?zhí)幏健?009年,,捷諾維®(西格列汀)在中國被批準上市,為廣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