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吸入治療的臨床應用
化吸入治療(療法)可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與傳統(tǒng)口服藥物相比有一定優(yōu)勢,,如用藥劑量小、見效快,、副作用少等,,但最重要的還是療效顯著。另外,,霧化吸入可使患病部位藥物有效濃度提高,,可避免和減少激素類藥物的使用,目前該應用已在臨床中得到有效較廣。現(xiàn)將目前霧化吸入治療在臨床中的應用做以下概述,,以供臨床作以參考,。
一、誘導痰檢
用法:患者清晨未用抗生素前,,囑其先漱口,,于超聲霧化器霧化杯中加入4%的NaCl溶液40ml,吸入高滲鹽溶液15~25min,,囑病人漱口,,用力咳出深部痰。取得需要的痰標本,。
說明:由于自然留痰液的質(zhì)量得不到保證,,加上痰液里混雜的黏液和上皮細胞,大大降低了痰檢的陽性率,,采用的誘導痰技術,,痰標本合格率達到94.9%,遠遠高于自然痰組的70.9%,。誘導痰檢查方法具有無創(chuàng),、簡便、重復性好等優(yōu)點,,可獲取高質(zhì)量的痰液為檢查之用,,痰液腫瘤細胞學檢查陽性率明顯高于傳統(tǒng)的自然痰細胞學檢查,值得在國內(nèi)各級醫(yī)院推廣應用,。
二,、用于纖維支氣管鏡(FB)檢查
用法:先肌肉注射安定和阿托品后,再用2%利多卡因5~8ML超聲霧化吸入15分鐘,,插管前5分鐘,,鼻、咽部常規(guī)噴灑利多卡因兩次,。
超聲霧化麻醉噴出氣霧顆粒小,,而且噴在粘膜表面分布均勻,彌散效應好,,且患者易于配合,。在FB受檢之中不需要再追加麻藥,操作簡便,,省時間,,同時麻醉藥物耗量少,也減低了麻醉藥物的副作用,。而鼻咽噴霧麻醉法因需手工向下噴霧,,產(chǎn)生氣道平滑肌刺激發(fā)生嗆咳的機率增多,,霧粒形成水滴從粘膜表面滲入氣管又增加了氣道的阻力。麻醉劑多集中在咽喉中,,進入氣管支氣管的藥液少,,不能充分麻醉到支氣管粘膜,故患者在插鏡中容易出現(xiàn)嗆咳,、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并且,這種麻醉方法使用時,,為了達到聲門段的開啟效果,,F(xiàn)B插入時需追加麻藥的噴入,費時費力,,增加患者痛苦,。通過對FB檢查前兩種麻醉方法比較,超聲霧化的麻醉效果明顯優(yōu)于鼻咽部噴霧麻醉,,F(xiàn)B插鏡時患者痛苦少,,值得推廣。
三,、 治療肺源性心臟病,、右心衰竭臨床觀察
用硝普鈉(SNP)霧化吸入輔助治療肺心病右心衰竭,有助于早期迅速緩解癥狀,,而對支氣管炎的感染過程無影響。霧化吸入過程中,,肱動脈血壓無明顯變化,,說明SNP霧化吸入只在肺動脈局部發(fā)揮擴血管作用,而對體循環(huán)壓無影響,。
四,、速尿霧化吸入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
用法:速尿20mg+生理鹽水3ml氧氣霧化 Bid
COPD急性加重期多為感染誘發(fā),由于呼吸道炎性分泌物刺激和氣道的高反應,,使得呼吸道梗阻,,分泌物粘稠而引流不暢,呼吸困難難以改善,,氣道霧化吸入速尿,,藥物顆粒直接作用于支氣管和肺泡粘膜,能舒張支氣管和增加纖毛運動,,激活肺泡壁上的脂蛋白酶,,增加吞噬細胞的功能,利于痰液的稀釋和炎癥的吸收,;明顯改善血液粘稠度,,降低肺血管阻力,,降低肺動脈壓。全身副作用小,,治療方便安全,。
五、治療咯血
咯血是內(nèi)科常見的急癥 ,必須當機立斷 ,作出正確的處理 ,否則會造成病人致命的威脅,。目前治療咯血的藥物不少,,比較有效的有腦垂體后葉素及酚妥拉明、阿托品等,。這些都是起間接止血作用,,副作用較多,尤以腦垂體后葉素為甚,,特別忌用于合并高血壓患者,,常用的促進凝血過程的藥物如止血敏及抗纖溶芳酸等效果也有限,多與上述血管活性藥聯(lián)用,,過量時有血栓形成的危險,,這些都需靜脈給藥,止血時間比較長,。霧化吸入具有操作簡單,,安全可靠,療效快,,無任何危險等優(yōu)點,;凝血酶霧化吸入可隨患者的吸氣被吸到終未支氣管及肺泡,使受損的毛細血管凝血而起到止血作用,。
六,、哮喘用藥
對輕度哮喘患者可單獨使用短效的舒喘靈、間羥舒喘靈霧化制劑,;中度患者可加強吸入激素類及色甘酸鈉霧化制劑,;重度患者除給予大劑量激素吸入外,還可加用長效舒喘靈霧化制劑,,如療效仍不滿意,,可連續(xù)口服大劑量激素強的松3~7天,然后逐漸改為吸入性激素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