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化學實驗室和劍橋蛋白質工程中心(Cambridge University Chemical Laboratory and Cambridge Centre for Protein Engineering)的Adreas C. Joerger、Hwee Ching Ang和Alan R. Fersht公布了有關致癌性p53突變和設計藥物的結構基礎研究的新進展,。
P53是著名的腫瘤抑制基因,,但是在大約50%的人類癌癥中,,p53的DNA結合結構域都因突變而失活,。在這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劍橋的研究人員獲得了幾種致癌突變體的高分辨率晶體結構,,從而得以研究失活的結構基礎并魏設計能夠挽救這種失活突變的藥物提供重要信息,。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突變引起的一些列結構變化后果:與DNA接觸的重要片斷尚失;形成大的,、水親和的裂縫或疏水的中間空穴,盡管沒有其他結構上的改變但是造成了熱力學穩(wěn)定性(thermodynamic stability)上的損失,;DNA結合表面的扭曲和,;與DNA結合無直接關系但與結構域-結構域相互作用有關的表面發(fā)生改變,而正常的結構域相互作用會形成四聚體(tetramer),。這為藥物治療相關的癌癥疾病提供了一些藥物靶點,。
參考文獻:
Structural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oncogenic p53 mutations and designing rescue drugs
PNAS | October 10, 2006 | vol. 103 | no. 41 | 15056-15061
Andreas C. Joerger, Hwee Ching Ang, and Alan R. Fersht
相關報道:
p53信號通路
P53蛋白在癌癥的研究中有重大進展
p53基因給人類帶來禍福:抑制腫瘤和加速衰老
p53 阻止腫瘤血液供給
Gene&Dev:腫瘤抑制蛋白p53存在多種構象
Cell:研究發(fā)現(xiàn)調節(jié)p53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