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t乳劑。乳化性能好,,殺蟲譜廣,。主要防治對象有松毛蟲、玉米螟,、棉鈴蟲,、黏蟲、稻縱卷葉螟,、茶毛蟲等,。B.t乳劑是一種胃毒劑,害蟲食后能產生一種特殊的酶,,這種酶可以分解昆蟲腸道中的1種蛋白質,,使害蟲腸道穿孔,腸道里的東西流入體腔,,最后得敗血癥死亡,。使用時應掌握氣溫15℃以上,一般以20℃為適宜,,施用時間應比施用化學農藥提前2~3 d,。
2) 青蟲菌和殺螟桿菌。菜青蟲吃了粘有青蟲菌的菜葉,,腸壁會很快穿孔,,變成團團泥漿而死。殺螟桿菌用于防治稻縱卷葉螟,、三化螟,,還能防治蒼蠅、蚊子,、黏蟲,、松毛蟲、白螞蟻,、稻苞蟲等害蟲,。
3) 白僵菌。對防治松毛蟲和水稻害蟲黑尾葉蟬有特效,。白僵菌液接觸害蟲后,,通過體壁進入害蟲體內,很快萌發(fā)菌絲,,吸收害蟲體液,,使害蟲變僵發(fā)硬而死。
4) 井岡霉素,。防治水稻紋枯病有特效,。抑制水稻紋枯病菌絲,有效期長達15~20 d,,耐雨水沖刷,,對人畜安全無毒。
5) 農用抗菌素和植物抗菌素,。生產上應用的抗菌素有春雷霉素,、慶豐霉素、多抗霉素,、土霉素,、灰黃霉素、放線菌酮鏈霉素等,。如農抗120是一種新型的農用抗生素,,對瓜、果,、蔬菜,、花卉、麥類,、煙草的白粉病及水稻,、麥類的紋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 高效施用技術
2.1 看天生物農藥從噴灑于植物上到昆蟲取食或接觸菌體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從害蟲取食到死亡也需要一個過程,,在這一時期易受外界影響,其中影響最人的因素是溫度,、濕度,、光照和風。在施用時應盡量避開強光,,如下午4:00以后使用效果較好,;在微風下施用粉劑,作用效果最佳,。
2.2 看地生物殺蟲劑在所需的最佳條件時,,才能發(fā)揮作用。一方面在干旱地區(qū)要加大噴藥用水量,,造成一種高濕環(huán)境,,易于微生物孢子的存活和繁殖;另一,,方面可在制劑中加入一些特定的高分子物質和增加溶液粘度的物質,,如淀粉渤物骨膠、草木灰浸出液等,,避免快速干燥,,從而提高生物農藥的使用效果。
2.3 看蟲害蟲各個發(fā)育階段對生物殺蟲劑的抵抗力不同,,如菜青蟲一生可分為卵,、幼蟲、蛹,、蛾4個發(fā)育階段,,卵期有卵殼保護,蛹期有蛹體保護,,老齡幼蟲又有較厚蠟質層保護,,而成蟲有翅可飛行。因此,,只有選擇低齡幼蟲期施藥,,才能充分發(fā)揮生物農藥的效果。另外還要根據害蟲取食特點使用不同類型的生物殺蟲劑,,如B.t對鱗翅目害蟲效果很好,,噴灑后分布于植物表面,使害蟲取食或觸藥死亡,但對刺吸汁液的害蟲(如螨類)無效:阿維菌素對螨作用效果非常好,。
2.4 看機械 生物農藥生產成本高,,應優(yōu)化用藥技術。使用高性能噴灑機械勢在必行,,如采用彌霧法噴施,,與扇形空氣噴口配套的液壓噴嘴噴出的霧滴小而均勻,使噴霧潛在飄流物減少并使較小液滴噴射至預期靶標葉,,從而提高生物農藥的防效,降低生產成本,。
2.5 看劑型要根據防治對象,、氣象條件和使用時期,正確選擇劑型,,才能達到最大防治效果,。如粉劑可借助空氣浮力和風力分散于較大范圍,從而同害蟲有更大接觸,,對于食葉量很大的害蟲如菜青蟲可采用將可濕性粉劑加水配成懸浮液的方法噴霧,,效果較好,而采用噴粉法效果就差些,。膠囊劑不但有較長的防效,,而且還能保護其中的病原體不受環(huán)境因子的影響,可用于大棚撒施,。
2.6 看品種 生物殺蟲劑的專一性很強,,殺蟲譜不廣,如B.t對防治鱗翅目幼蟲有效,,而對同翅目的葉蟬就沒有致命性,,而且其不同品系對幾種重要害蟲的防效也存在差異。因此,,應針對不同靶標害蟲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生物農藥品種,。
2.7 根據害蟲的遷飛特性噴藥根據害蟲的遷飛特性,還應采用生物農藥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配合使用的措施,,因為在生物農藥中加入低劑量的化學農藥,,可降低害蟲的抵抗力,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害蟲被病原微生物侵染后,,又降低了對化學農藥的抵抗力,從而起到增效作用,。(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