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以前,,想看一個塑料袋消失在你面前,除了用“火刑”,,基本沒有別的辦法,。即使把它埋入地下深處幾十年之久,再見面,,恐怕也只是你認得它,,它不認得你了。同時,,塑料的原料石油資源越用越少,。于是,可降解塑料袋應運而生了。
目前,,在市面上推行的大多數(shù)可降解塑料袋的化學成分是“淀粉改性聚烯烴聚乙烯”,,含淀粉在90%以上。結束其正常使用壽命后,,再經(jīng)過半年到1年時間就可以完成所有降解過程,。全淀粉塑料的生產(chǎn)原理是使淀粉分子變構而無序化,,形成了具有熱塑性能的淀粉樹脂,,淀粉在各種環(huán)境中都具備完全的生物降解能力;塑料中的淀粉分子降解或灰化后,,形成二氧化碳氣體,,不對土壤或空氣產(chǎn)生毒害;淀粉又是可再生資源,,取之不絕,,對資源的節(jié)約也有很大的作用。
這么好的一項發(fā)明按理應該廣受歡迎,,但為什么遲遲沒有流行開來,,甚至在很多地方大力推廣卻慘遭失敗呢?筆者對一些百貨商場做了電話調(diào)查,,結果沒有一家商場有計劃使用或引進可降解環(huán)保型塑料袋,。杭州茂達環(huán)境生化有限公司的許先生分析其中可能的幾項原因:
首先,大環(huán)境的影響十分重要,。如果整個社會都倡導重視環(huán)保,,那么大家就會把它當作一件自己的事來做。而目前,,似乎這些都離我們很遙遠,。
其次,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還是相當高的,??山到馑芰系膹姸容^低,所以為了達到同樣的承重量,,它要比普通塑料袋加厚加粗,,而可降解塑料的價格本身又要比非環(huán)保塑料至少貴1/3,如果一個中型超市每天要消耗掉近1萬只塑料袋,按每只0.3元來算,,一年就要增加100多萬元的支出,。這筆支出肯定讓商家心里淌血,。
另外,,在技術方面還不是很成熟,我國目前生產(chǎn)的淀粉塑料絕大多數(shù)為填充型淀粉塑料,即在非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淀粉,,通過淀粉的生物降解而致使整個材料物理性能崩潰,,但這種“崩潰”后的剩余部分中的PE、PVC等還是依然不可能降解而一直殘留于土壤中,,日積月累同樣會造成污染,。
凡含淀粉的降解塑料耐水性都不好,濕強度差,,一遇水則力學性能大降,,要是大雨中拎著幾大包東西,會不會手里的袋子起了反應化作了淀粉了呢,?
看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也是檢驗可降解塑料袋的惟一標準,。 (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