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德克薩斯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孟斐斯大學的研究學者,,共同完成的南極西部全球定位網絡項目(WAGN),對該地區(qū)重新進行了測量,。測量結果表明,,南極西部冰原的融化速度并沒有預想的那么快,。
WAGN項目主要研究成員伊恩·丹澤說,“我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盡管南極西部仍然有大量的冰在不斷融化,,但速度比最近預想的要略慢一些,。所以,南極仍舊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之一,。但融化的速度還不清楚,。”
2006年,另一個研究小組,,運用來自重力恢復及氣候實驗(GRACE)衛(wèi)星的數(shù)據(jù),,推斷在2002至2005年間,南極冰原大量冰層融化,。GRACE衛(wèi)星并不是直接測量冰原融化速度的,,而是通過重力變化測量出的。而重力變化的原因,,可能是源自冰原融化,,也有可能是源自冰原下面基巖上升造成的。
現(xiàn)在,,研究人員首次用全球定位系統(tǒng),,在南極西部各處直接測量基巖的垂直運動。該測量結果,,使對于冰原融化速度的估測更加精確,。
在上一次冰河時期,南極洲是被埋在巨大的冰層下面的,。大約2萬年前,,冰層開始慢慢變薄,而且不斷縮小,。隨著冰層的融化,,下面的基巖開始上升。這種上升被稱作后冰河時期的反彈,。
根據(jù)GRACE衛(wèi)星的測量,,后冰河時期的反彈引起重力吸引力的增加。這能解釋他們對于南極西部冰層快速融化的推斷,。最新的GPS的測量結果表明,,南極西部的反彈比預想得慢。這意味著,,對巖石重力作用的修正過頭了,,冰層融化的速度較先前解釋的略慢。
由國家科學基金會贊助的,,南極地球科學項目負責人,弗拉德米爾·帕皮塔士維里說,,“這次公布的結果是有很重要意義的,?;贕RACE衛(wèi)星對于南極西部冰層的測量,這次研究通過GPS的觀察,,對大陸的實際反彈,,提供了更加精確,可靠的測量,。”
WAGN的研究人員并不知道其對于冰層融化速度到底高估了多少,。其他解讀GRACE數(shù)據(jù)的專家,將給出更明確的糾正,。先前對于后冰河時期反彈的估計是基于理論模式的,。而將GPS的直接測量結果融入新的模式,能顯著提高對冰層融化速度估測的精確度,。
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杰克森地理科學學院(伊恩·丹澤為主要研究員)的研究小組,,俄亥俄州立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麥克·貝維斯),及孟斐斯大學地球研究和信息中心(羅伯特·斯瑪麗),,攜手共同完成了WAGN項目,。
該網絡由18個安裝在南極西部裸露巖石上的GPS站組成。這些嵌在巖石里的,,精確的,,毫米級,三圍定位的GPS站,,早在2001年到2003年,,和2004至2006年的兩次測量中就確定下來了。這兩次測量間隔至少3年,。在這段時間內,,位置的變化就顯示出基巖的運動變化。
去年,,極地觀測網絡(POLENET)項目得到的數(shù)據(jù),,對于WAGN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補充。POLENET項目建立了一個更復雜,,更持久的GPS及地震觀測記錄網絡,,包括了已經建立的WAGN站點。POLENET將提高我們對于大陸及兩級冰層相互作用的理解,。POLENET項目中主要研究專家,,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特里·威爾森。
南極西部GPS網絡及國際極地年的極地觀測網絡,,在資金和邏輯上都由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極地項目辦公室支持贊助,。(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