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堿淖位于陜西神木縣西北,,系中國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遺鷗繁殖與棲息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稱,。
近年來,,紅堿淖附近煤礦開采加劇,使地下水流發(fā)生改變,,形成新的暗河,,導致紅堿淖水系進入煤礦采空區(qū)而大面積水域減少,。同時,為了發(fā)展工業(yè),,解決水源問題,,紅堿淖兩條主要補水河流上分別修建兩座水庫蓄水,直接導致紅堿淖地表匯水量急劇下降,。
目前,紅堿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水域面積從1996年的67平方公里縮小到現(xiàn)在的41.8平方公里,;水質也不斷惡化,PH值由7.4—7.8上升到9.0—9.42,。
紅堿淖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極為豐富的生物資源,,它對陜蒙地區(qū)的生態(tài)和氣候起著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被譽為榆林市和鄂爾多斯市的“肺”和“腎”,。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許多候鳥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遺鷗等30余種野生禽類在這里繁衍生息,。每逢春秋兩季,,成千上萬只候鳥聚集于此,場面壯觀,。
如不加緊對其采取保護措施,,紅堿淖——這朵大漠中的奇葩,將面臨干涸的危機,。(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