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環(huán)境學家,,地球政策研究所創(chuàng)辦人萊斯特·布朗教授稱,,燃料乙醇行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導致全球糧食和食品價格普遍上漲,。
布朗表示,,目前糧食價格已經大幅上漲,,并開始導致全球食品價格上漲,。
在過去一年,,玉米價格已經翻了一倍,大豆期貨漲了50%,,大米價格也在上漲,,小麥期貨價格也創(chuàng)下了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他說,,糧食價格飆升并不新鮮,,在過去半個世紀,糧食價格曾漲了一倍,。在過去,,食品價格的上漲通常與天氣有關,常常只是暫時性的上漲,。
但是目前的情況截然不同,,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乙醇廠建成,全球糧食價格開始與能源行業(yè)有關聯(lián),,布朗稱,,看來將是一個長期趨勢的開端。
從歷史角度來看,,食品和能源經濟并不相關,,但是目前正在趨于緊密關聯(lián)。在這個新型經濟當中,,如果谷物的燃料價值超過了食品價值,市場將進入能源經濟,。當石油價格上漲時,,食品價格也會上漲。
美國農業(yè)部首席經濟學家凱斯·柯林斯稱,,2006/07年度乙醇行業(yè)的玉米用量為21.5億蒲式耳,,到2007/08年度這一用量將增長50%,達到32億蒲式耳,。目前有大約80座乙醇廠正在投建當中,,足以將目前的乙醇產能提高一倍,因而2008年近三分之一的玉米產量將用來提煉乙醇,。
布朗稱,,考慮到美國是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國,,因而大量玉米用于生物燃料生產將會導致出口下滑,全球的大糧倉正迅速成為美國的燃料庫,。
在印度,,2007年1月份食品價格指數(shù)比上年同期漲了10%。小麥價格同期漲了11%,,超過了全球市場價格,。布朗稱,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政府卻為乙醇燃料歡欣鼓舞,,計劃2017年替代燃料產量達到350億加侖,其中大部分燃料必須產自谷物,。這可能會消耗掉美國大部分的谷物產量,,導致其它一些進口國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布朗稱,,通過對政策的全面考慮,,乙醇并不是一種可以接受的替代。對于美國政府來說,,該決定是否繼續(xù)實施對越來越多的生物燃料商提供補貼的政策,,或者鼓勵轉向燃料效率更高的汽車以及集中在插入式混合動力車和風力資源的新型汽車燃料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