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有數十家生物柴油企業(yè),,總設計能力超過300每年萬噸,。然而,原料短缺使企業(yè)無法展開大規(guī)模生產,。目前中石油,、中糧等企業(yè)正嘗試與國家林業(yè)局合作,大量種植野生油料作物來解決原料問題,。
5月1號,,由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發(fā)布的B100生物柴油國家標準(簡稱國標)將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生物柴油的第一個國家標準,,雖然只是推薦使用而非強制,,但作為生物柴油產業(yè)正規(guī)化的第一個標準,,意味著這種替代能源將在官方認可下正式登場。
“國家目前還正在組織制定B5和B10生物柴油的國家標準,,這是具體指導成品油零售系統(tǒng)的標準,,預計將于今年底或明年初發(fā)布。”國家發(fā)改委可再生能源處一位官員對記者透露,。
B5或B10與B100的區(qū)別在于,,B100指的是100%的生物柴油,一般不直接使用,;B5或B10則是可供機動車直接使用的油品,,分別表示生物柴油與普通柴油以5∶95或1∶9的比例調兌。因此即將出臺的B5和B10生物柴油國標顯得更具現(xiàn)實意義,。
張永光是中石化科學研究院燃料油產品及添加劑研究室主任,,正是此次B100生物柴油國家標準起草工作的負責人。據他透露,,生物柴油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也正在制定中,國家鼓勵生物柴油的發(fā)展和使用的大方向是明確的,。
他同時還透露,,從目前我國生產的生物柴油質量來看,絕大部分達不到國標的要求,,我國生物柴油的發(fā)展正面臨諸多難題,。
達標難
“B100的國標主要是參照美國的標準制定的,要求比較高,,國內現(xiàn)在能夠達標的企業(yè)很少,。”國際權威的檢測機構SGS石化部技術經理龔堅強說。
據龔解釋,,目前我國生產生物柴油的企業(yè)各自有自己的生產標準,,但都達不到國標的要求。比如,,國標中對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的要求在大部分企業(yè)標準中都沒有,,而國標對游離甘油含量,總甘油含量,、硫含量等方面的要求都高于目前國內出產的生物柴油,。
“國內的生物柴油很難達標,主要原因在于絕大部分廠家使用的是地溝油或者下腳油作為原料,。他們把這種油酯化一下,,就可以制成‘生物柴油’。主要流通在不規(guī)范的鄉(xiāng)村加油站,,或者在鍋爐房里做燃料,。”SGS石化部副總監(jiān)林聲敏說,。
近年來,由于大量作為生物柴油的煉制原料,,地溝油身價倍增,。從原來的每噸1000元左右飆升至現(xiàn)在的每噸3000元。以產出的“生物柴油”每噸4500元計,,盈利空間還是相當可觀的,。
而在歐洲,由于使用菜籽油煉制生物柴油,,導致生物柴油成本過高,,市場價格與成本價長期倒掛,政府一直給予專供生物柴油原料的菜籽農和生物柴油生產商一定的補貼,。
原料瓶頸
在國外,,生物柴油已經成為重要的替代能源。而在中國,,生物柴油的概念雖然被炒得很熱,,但產業(yè)規(guī)模至今只能以十萬噸級計,具體數額說法不一,。張永光認為去年的產量為10萬噸左右,,而SGS則認為是50萬噸。比起我國1.8億噸的成品油年消費量,,生物柴油的規(guī)模顯然微不足道,。而另一種替代能源———乙醇汽油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去年的產量已經達到1200萬噸,,在全國9省市全面使用,,約占我國汽油消費量的1/4。
“生物柴油發(fā)展的關鍵問題是沒有原料,。”張永光說,,“企業(yè)在投產生物柴油項目的時候并沒有很好地考慮到原料來源問題。”
據張永光介紹,,目前歐洲的生物柴油主要以菜籽為原料,,美國主要以轉基因大豆為原料,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則主要以棕櫚油為原料,。
“歐洲對食用油的需求量遠小于中國,。”張永光說,“多余的菜籽油可以用來煉制生物柴油,,但在中國是不可能的,。”在我國,菜籽,大豆,,棉花籽等農作物是提供食用油的主要原料,,每年尚且要從國外大量進口這類農產品作為食用油原料,不可能將其大規(guī)模用于煉制生物柴油,。棕櫚油很適合煉制生物柴油,,但我國的氣候不適合生長棕櫚樹。
“現(xiàn)在看來,,推廣一些野生植物作為我國生物柴油的原料是比較符合國情的,,”張永光說,“我國大量的荒山可供種植麻風樹,,黃連木,,蓖麻,核桃樹等油料作物,,我國可能會走上種植野生油料作物來生產生物柴油的道路,。”
目前,一些大型國企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今年4月,,中石油與國家林業(yè)局簽署了發(fā)展林業(yè)生物質能源的框架協(xié)議。擬投資20億元,,到2015年在四川攀枝花市建設180萬畝麻風樹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并建設相應加工能力的生物柴油加工廠。而中糧集團也與林業(yè)局簽署了類似的協(xié)議,。
“這只是一種嘗試和開始。”張永光說,,“樹木生長需要時間,,短期內不能直接變成油。從目前來看,,生物柴油的原料問題還無法解決,。”
發(fā)展困境
“去年興起了一陣生物柴油熱,”龔堅強說,,“原因有三點,,一是大家都在賭政策,覺得國家一定會支持生物柴油的發(fā)展,;二是很多企業(yè)看好歐盟市場,,認為自己可以出口到歐盟;三是當是時國際原油價格很高,,替代能源有利可圖,。”
于是生物柴油項目紛紛上馬,產能快速擴張。目前我國已有數十家生物柴油企業(yè),,多個生物柴油項目在建,,總設計能力已經超過300每年萬噸,其中不乏50萬噸/年以上的大規(guī)模項目,。
然而,,原料方面的短缺使企業(yè)無法展開大規(guī)模生產,而尚未成氣候的產能也使國家在政策制定方面有些猶豫,。國家的制度保障不夠,,沒有正規(guī)的零售渠道,又反過來使企業(yè)生產和銷售受阻,。已經上馬的生物柴油項目的開工率普遍很低,。以安徽國風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和南京清江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例,這兩家公司年產60萬噸和75萬噸生物柴油的項目于分別去年底建成,,但預計今年產量不過幾萬噸,。
在出口方面,用地溝油生產出來的生物柴油很難達到歐美國家的標準,,出口很困難,。SGS是我國目前屈指可數的具有生物柴油檢測實驗室的檢測機構,相關人士表示,,去年我國生物柴油的出口量不過數萬噸,。
“今后即使指導零售的B5和B10標準頒布了,生物柴油的發(fā)展規(guī)模還是很有限,。”張永光說,,“歐盟使用生物柴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環(huán)境保護、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但在我國,,可能更多地是考慮到退耕還林后林業(yè)工人或農民的收入問題,鼓勵他們種植油料作物,。但是用這種野生植物為原料,,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何種植,,怎樣提供技術支持,,產品銷售渠道和價格等都尚未不清楚。同時還存在著樹木生長周期長,、農民積極性不足等問題,,短期內還很難支撐起生物柴油的規(guī)模化生產,。”張永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