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援引:據美國《世界日報》援引華爾街日報報道,,在南京生長,、在中國臺灣念大學,現(xiàn)年71歲的美國華裔何南施(譯音,,Nancy Ho)博士,,在美國普度大學再生資源工程實驗室主持分子基因小組,致力于尋求制造乙醇的新方法獲得突破,。普度大學今年獲得美國能源部提供500萬美元贈款,,以協(xié)助她的研究工作。
乙醇的制造新方法這個領域原來很冷僻,,現(xiàn)在卻是全美熱門議題,。民主黨及共和黨主要總統(tǒng)參選人和布什總統(tǒng),都支持多使用乙醇因應能源需求,,而何博士的研究正順應所需,。
乙醇通常用玉米制造,何博士卻認為有更好的方法,,不必仰賴可以食用的作物,。她的小組發(fā)展出一種酵母菌,可以把木屑或干草之類的植物廢料變成纖維素乙醇,,除了來源之外,,性質與乙醇完全相同。這是何博士花了十多年研究的心血結晶,。
何南施1980年率領研究小組,,開始尋求用基因工程方法制造常見的釀酒酵母。一般認為這種酵母可以把各種植物所含的木糖(xylose)發(fā)酵變成乙醇,。世界各地有好幾組人馬都在進行這種研究,,可是到上世紀80年代末仍毫無所獲,許多科學家甚至斷定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何博士卻鍥而不舍,。
1993年她的研究小組終于宣告成功,用基因工程技術制造出一種酵母,,除了讓木糖發(fā)酵,,也可以把果糖變成乙醇,因此能夠利用稻草之類的非食用材料大量制造乙醇,。
美國生物科技業(yè)組織主管Brent Erickson說,,這是這一行的重大突破,,不必再靠玉米,,能夠利用農業(yè)纖維廢料制造乙醇,也有助于減少仰賴進口石油,。今年初何南施博士獲得白宮邀請,,在布什總統(tǒng)發(fā)表國情咨文時,,與第一夫人坐在一起,。白宮推崇她是“眼光遠大的研究員”。
何南施表示,,她當前必須克服的一大障礙,,就是促進纖維素乙醇的普及,。她的小組正開發(fā)各種他們希望能夠更快速制造更大量乙醇的酵母菌,。普度大學今年更獲得美國能源部提供500萬美元贈款,以協(xié)助她的研究工作,。何博士說:“我相信只要更加努力,,大部分科學問題都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