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大地,,為地球這一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運轉提供著生生不息的能量,。在此過程中,,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生物質的內部,,形成了“生物質能”,。對于目前正面臨著經濟增長和環(huán)境保護雙重壓力下的人類而言,,這種環(huán)保,、可再生的能源自然成為開發(fā)的“新寵”。
日前,,在德國東部薩克森州的弗賴貝格市,,一家名為CHOREN的高科技公司向筆者展示了他們新開發(fā)出的從生物質中提取柴油等燃料的整套實際生產設備。
走進該公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約20余米高的半開放式廠房,,其中整齊排列著大大小小的鋼鐵容器,彎彎曲曲的管道串連其中,。廠房外是一個露天堆場,,放著許多諸如木屑等的“廢料”,。而在廠區(qū)之外,則停放著幾輛各種型號的大眾與奔馳系列轎車,,其車身上均醒目的噴印著“陽光柴油”的字樣,,這些車輛的汽缸中點燃的,正是運用該公司新型工藝從生物質中生產出的取自太陽的柴油,。
該公司的設備主管舒爾茨先生介紹說,,這是一套年產15萬噸柴油的生產設備。它利用諸如木屑,、秸稈以及生活垃圾等生物質為原料,,再經過一套分解、提取,、合成等復雜工藝之后,,可從每十噸生物質中提取2-3噸不等數量的柴油。這種應用新型工藝生產出來的柴油質量完全可達到使用傳統(tǒng)工藝生產的柴油標準,,可用于各種交通工具驅動需要以及工業(yè)生產使用,。
舒爾茨說,利用他們的設備生產出的柴油成本約為每公升75歐分(約合7元多人民幣),,與目前在加以重稅之后在德國市場上銷售的柴油價格相當,,因此若要擠占市場還有許多困難。但在人類建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源系統(tǒng),,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的要求下,,他們的這一項目依然被普遍看好。
該公司的負責人沃爾夫博士詳細介紹說,,太陽照射地球,,一部分能量以簡單的直接利用方式被人類獲取,而另外一部分則貯存在生物質中,。這些能量除去被消費的部分外,,剩余產物大致為碳、二氧化碳和氫氣等,。而正是利用這三種基本產物作為原料,,利用他們研發(fā)出的“CARBO-V”生產工藝,就可以提取出柴油等燃料來,。
大眾與戴姆勒·克萊斯勒兩大汽車產業(yè)巨頭已經成為了該公司的研發(fā)合作伙伴,。大眾公司總裁皮舍茨里德評價說,盡管目前以氫氣,、燃料電池等為驅動能源的汽車研發(fā)正方興未艾,,但普遍存在著成本過高的缺點,以生物質能為新型汽車能源潛力巨大,;而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研發(fā)部門負責人韋伯也表示,,在如今能源燃料的安全與環(huán)保與汽車工業(yè)發(fā)展越來越密切相關的今天,,生物質能正成為引人矚目的焦點。
有關資料顯示,,生物質能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之一,,是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耗中已經占到了14%。但傳統(tǒng)利用生物質能的諸如直接燃燒,、各種生化轉換方法利用能源效率低下,,成本高昂。開發(fā)出低成本,、高效率利用生物質能的生產工藝,,尤其對于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沃爾夫介紹說,,他們的這一新型工藝目前在全球同類工藝中處于領先地位,,引起了許多關注。這其中,,來自中國的有關部門也已經伸出了合作之手,,將與他們繼續(xù)就此項目進行深度開發(fā)與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