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長江學者、留美歸國博士,、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特聘教授彭良才說,,生物能源作為具有很大發(fā)展前景的能源,必須在觀念上確立不與人爭糧爭油的問題,;技術路徑上,,要充分利用農(nóng)作物收獲后廢棄的秸稈來制取燃料酒精。
據(jù)了解,,目前世界各國都十分關注生物能源,,美國計劃到2030年實現(xiàn)汽油成分中30%是酒精。
彭良才指出,,我國人多地少,,按照現(xiàn)有技術,發(fā)展生物柴油若要形成相當?shù)漠a(chǎn)業(yè)規(guī)模,,會與人口爭奪食用油,,生產(chǎn)燃料酒精,要消耗大量的淀粉,,這種思路應該從技術上進行修正,。
彭良才說,,人們可以利用農(nóng)作物收割后的廢棄物———秸稈來制取燃料酒精。現(xiàn)在秸稈制酒精之所以制取率低,,是因為占秸稈質量35%—45%的纖維素無法降解,。他提出,以“生物能源作物”,、“生物能源植物”解決降解問題,。
所謂生物能源作物,是指在保證該作物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同時,,使其秸稈能夠較容易制取相對多的生物能源(燃料酒精),;生物能源植物,就是在貧瘠的土地,、荒山野嶺,、污染嚴重而不能種植糧油作物的地方,種植較易制取生物能源的植物,。
在國外攻讀博士期間,,彭良才通過對擬南芥突變體的研究,為提高植物纖維降解并高效轉化成生物能源提供了理論依據(jù),。他介紹,,以秸稈制取酒精,難在秸稈纖維素降解,。改良農(nóng)作物的基因,,使其秸稈的纖維素含量降低或轉化,再用秸稈制取酒精就容易得多了,。他們下一步將對水稻,、小麥、玉米等進行基因改良,,使這些作物秸稈的纖維素降到最低,。
彭良才說,改良基因成功的概率非常高?,F(xiàn)在的問題是,,通過基因改良,秸稈的纖維素降低后,,其機械支撐作用也會降低,,作物易倒伏,必須找到其他的填充物,。他打了這樣一個比喻:纖維素好比房子的框架,,降低纖維素就是要減少框架中的鋼筋,減少鋼筋后就必須增加磚和水泥?,F(xiàn)在的問題是要增加秸稈中的“磚和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