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輛會喝酒的汽車。它需要的不是汽油,,而是生物乙醇,,跟酒精的主要成分一樣。駕駛生物乙醇汽車,,我們將不再排放二氧化碳,這樣才可能阻止地球變暖,,”不久前閉幕的柏林“國際綠色周”上,,主持人這樣介紹一輛通體綠色的福特車。
往年,,“綠色周”上唱主角的一定是活蹦亂跳的豬馬牛羊展廳,,或是引人垂涎欲滴的各國美食攤位,。但今年剛登場的“生物能源展廳”卻大有喧賓奪主之勢。這其實與“農業(yè)展”主題并不背離,,恰恰反映了“新農業(yè)”的最前沿變化,。
“喝酒的汽車”所需的生物乙醇源于農民所種的小麥和甜菜。除了“環(huán)保概念”外,,它還有經濟上的優(yōu)勢,。展示牌顯示,汽油每升1.41歐元,,柴油1.26歐元,,而生物乙醇價格0.95歐元。算起來,,每箱油的價格要低15歐元至20歐元,,不能不說具有相當?shù)恼T惑力。
更具吸引力的是,,這款最新的福特??怂故蹆r不到1.8萬歐元,另外5年內所有加油站將免費提供生物乙醇,。
那么還有什么阻止人們購買此車的因素呢,?展位主人毫不避諱:“首先便是乙醇加油站還太少,目前在德國只有100多個,;再就是乙醇車型還太少,,現(xiàn)在德國市場上銷售的還僅有福特、沃爾沃等3款車,。”
生物能源展廳中的新鮮事物遠不止乙醇汽車,。德國克拉斯公司展示了一輛車輪直徑達2米的龐然大物,單是四個車輪的重量就有幾噸,。這便是公司專門針對生物能源速生林而研發(fā)的最新“樹秧收割機”,。
駕駛這臺收割機,便可以像收割小麥一樣,,對直徑在10公分以內的“能源用樹秧”進行批量采伐收割,,它可以輕而易舉地翻過崎嶇的丘陵山坡。
而更讓觀眾好奇的是“生物能源原材料”,。條狀,、塊狀、片狀,、末狀,、丸狀,這些五花八門,、形狀各異的材料,,正是來源于木材,、木屑、樹葉,、秸稈,、動物糞便乃至甜菜、小麥等,。這些材料經過粉碎,、加工后制成統(tǒng)一規(guī)格,以便進一步用于發(fā)電或制成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燃氣等。
徜徉在上千平方米的“生物能源展廳”里,,讓觀眾感受最深的一點,,便是德國生物能源產業(yè)已具雛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原材料到形形色色的加工機械,從各類大型生產廠房再到消費應用市場,,乃至外圍的投融資,、設計咨詢、產業(yè)媒體等,,一條清晰的產業(yè)鏈條已經形成,。
從應用市場來看,生物能源已滲入了傳統(tǒng)能源所覆蓋的幾乎每個角落,。既有大型的生物質發(fā)電站,、城市供熱系統(tǒng),也有潛力無限的汽車用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更有占領家庭市場的供暖、供氣系統(tǒng)等,。生物能源已可以用于發(fā)電,、供氣和液態(tài)燃料等幾乎全部能源形態(tài),開辟出龐大的市場空間,。
當然,,德國生物能源的發(fā)展也并非一帆風順。德國《生物能源》雜志主編海因茨·科佩茨指出,,去年德國生物能源的發(fā)展可以用“發(fā)展中的暫時放緩”來形容,。特別是在去年糧食價格飛漲的情況下,生物能源所用原材料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傳統(tǒng)農業(yè)的脆弱性再次顯現(xiàn)在生物能源中,。而從發(fā)展之初便過度依賴政策支持的狀況迄今仍未改變。在科佩茨看來,,生物能源產業(yè)雖然成長迅速,,但還遠未成熟,仍然處在襁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