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輪子的夢想
世界沒有做好準備,丹麥已經(jīng)做好準備,。
沒有彩旗飄舞,但是丹麥迎接COP15會議的步伐已經(jīng)從車輪開始,。6月下旬的一個上午,帥氣的丹麥首相的氣候顧問在接受完南方周末記者采訪之后,竟然推著一輛自行車走出了首相府,這是他的“座駕”。偌大的首相府院子內,自行車隨處可見,小轎車反而屈指可數(shù),。
同樣,在丹麥氣候能源部頗顯擁擠的辦公樓下,專門有一個位置,上書“部長的自行車”,旁邊停著的則是部長ConnieHedegaard簡樸的自行車。平時,這位女部長就是騎著自行車上下班。
丹麥這個美人魚的國度,還有一個別稱則是自行車的王國,在丹麥街頭會看到各式各樣的自行車,政府為這些自行車設置了專門的車道,。據(jù)說,自行車曾被作為外交禮物贈送給其他國家元首。
今年,當哥本哈根公布要在2025年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零排放城市之后,這項自行車推廣計劃更加風靡,。
在丹麥,所有出行工具中,自行車為首選,公共交通為次選,最后才是私家車,。在哥本哈根著名的“自由城”里的一家自行車店鋪,主人說這里的自行車自己設計的,很多都獲得過國際大獎。店里自行車的售價大約在2000—5000克朗(1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1.3元)之間,高者售價上萬克朗,。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租借自行車,。哥本哈根大約有125個自行車免費停放點,游客可以花費約20克朗押金就能租到一輛自行車。據(jù)丹麥能源局的官員介紹,丹麥三分之一的人口騎自行車,“零排放”目標公布之后甚至達到了三分之二,。
為了達到降低化石能源消耗的目標,丹麥另外一項任務就是讓風車盡可能到處轉起來,。丹麥能源局副局長AnneHojerSimonsen說,自從1991年第一個海上風場建設以來,他們已經(jīng)幾乎偵查完丹麥的整個海岸線。
6月下旬,南方周末記者費時兩個多小時的海上漂泊之后,在汪洋大海之中見到一個80臺風機組成的巨型海上風場,。海風中,巨大的風機葉輪不停翻轉,。
丹麥風能協(xié)會的相關人員介紹,這些風機的造價高達每臺8000萬克朗,是陸上風機造價的一倍多,。這些風場所發(fā)的電通過海底電纜在北歐電力市場實現(xiàn)交易。北歐電力交易市場可以實現(xiàn)風能,、水能等資源的互補,。AnneHojerSimonsen說,如果按照這種速度,未來丹麥的海上風場的撞擊將達到5200兆瓦,幾乎相當于丹麥能源消耗的50%。目前世界上幾乎一半的風機來自于丹麥,。
由這兩個輪子驅動,丹麥的可再生能源比例不斷擴大,。據(jù)丹麥氣候變化政策委員會的預估,到2020年,丹麥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能達到整個能源供應比例的30%。
哥本哈根在行動
COP15會議來臨之際,很多丹麥企業(yè)希望借助氣候變化推廣自己的產品,。Danfoss公司作為COP15會議的三家合作伙伴之一,雖然一再表示會議對他們的回報就是不斷有媒體提及他們,然而,當細心的Danfoss主管將中國國旗懸掛在公司的時候,依然掩飾不住對中國市場的渴望,。“應對氣候變化不僅是成本問題,同時是商業(yè)機會。”丹麥工商業(yè)聯(lián)合會高級顧問JensHolst-Nielsen笑言,。
數(shù)據(jù)顯示,2007年丹麥的清潔技術出口達100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0%,。而近十年內的出口增長了兩倍。據(jù)丹麥氣候聯(lián)合協(xié)會預計,未來5至6年內,清潔技術出口還會增長3倍,。
一系列的商業(yè),、公益展覽將在COP15會議期間舉行。丹麥氣候聯(lián)合協(xié)會屆時將舉辦一個“北歐足跡”的電視片展覽,展示目前面對的氣候挑戰(zhàn)以及解決方案,。
今年5月底丹麥舉行的全球氣候變化商業(yè)峰會上,抗議者在會場外打出“我們的氣候,不關你們的事”的大幅抗議標語,矛頭直指參會的世界各地的企業(yè),。
盡管如此,擁有11000家成員企業(yè)的丹麥工商業(yè)聯(lián)合會還會在COP15會議期間堅持舉行一個“BrightGreen”的展覽。展覽的目的是給政治家看,每個企業(yè)在公眾面前講述一個小故事,。“我們還沒發(fā)現(xiàn)中國企業(yè)來參展,。”該協(xié)會的市場主管KarlMallingGranov補充說。
當然,還有很多公益性質的活動,。今年8月8日Danfoss公司為14—18歲的年輕人舉辦氣候和創(chuàng)新夏令營,目的是讓這些年輕人為氣候變化貢獻智慧,。此前,丹麥教育部要求在2008至2009年間所有教學大綱都要增加與氣候相關的內容。
下個月末,丹麥還將在格陵蘭島組織政要討論格陵蘭冰雪圈的變化,。格陵蘭冰雪圈融化問題已成為氣候變化的風向標,。
而在丹麥能源局播放的一個電視片中,反復講述著丹麥的氣候行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丹麥確定的六個生態(tài)城市,。
電視片宣稱,若以200萬的丹麥家庭參加的節(jié)電行動為例,其能源消耗可以降低73%,。在這個行動中,節(jié)能燈、節(jié)能建筑,、風能等都將被應用于實際生活之中,。哥本哈根是六個生態(tài)城市之一,這個曾經(jīng)的千年小漁村未來將實現(xiàn)“零排放”。
Thomas賣車
ThomasNordli最近除了樹立自己公司進軍中國的信心之外,還要考慮的一件事就是預備把自己辛苦買的私家車賣掉,。ThomasNordli是丹麥一家大型防火保溫材料的公司Rockwool的溝通高管,。
之所以產生這種念頭,因為養(yǎng)私家車的費用太高了,繳稅之后,他的養(yǎng)車費用占收入的25%以上。他自稱是丹麥“20%的最高收入階層”,。
在丹麥,轎車在生產過程中就加了180%的稅收,環(huán)保費一年要繳納600歐元,汽油每升在1.4歐元,柴油1至1.2歐元,天然氣每立方米1.2歐元,每度電大致在2.4元人民幣,。
這些高昂的開支以及稅收最終讓ThomasNordli這個企業(yè)高管都負擔不起,。他笑著說,如果乘坐公交車上班的話,超過12公里政府還有交通補貼。
過去30年內,丹麥政府通過各種手段實現(xiàn)丹麥能源供給轉型,。ThomasNordli賣車的舉動也正是政府強力推行公共交通,加大能源稅征收的結果,。九年前,丹麥將原本政府壟斷的能源供應放開,目前除了電力、天然氣管網(wǎng)由政府壟斷之外,其他能源供應,、生產完全市場化運作,。
丹麥的能源轉型最早可追溯至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這場危機讓丹麥意識到,從沙特進口的石油并不能保證自己的發(fā)展,。于是政府開始施行每兩個星期開一星期車,、征收能源稅、對風機制造公司補貼等手段控制能源消耗,。
由于丹麥的地勢平坦,、居民反對核能等原因,丹麥的水能,、核能一直沒有發(fā)展,。風能、生物質能卻迅速發(fā)展起來,。
丹麥石油天然氣公司副總裁KnudPedersen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丹麥是歐盟少有的能源實現(xiàn)自給自足的國家,但是石油總有枯竭的時候,特別是北海的油井,。因此必須擴大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業(yè)務。
強大的政府力量導致丹麥的企業(yè)能夠不斷在可再生能源技術領域突破,。丹麥氣候聯(lián)合協(xié)會主任FinnMortensen稱,丹麥希望能在2050年脫離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丹麥政府大力提高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源利用比例,。
目前,丹麥石油天然氣公司還在設法將風能儲存在電動汽車之中。“只有開發(fā)先進技術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收入,。”KnudPedersen說,。
政府的強大支撐已經(jīng)讓很多致力清潔能源技術的企業(yè)有利可圖。南方周末記者參觀的一家位于哥本哈根的垃圾燃燒發(fā)電廠每年燃燒垃圾43萬噸,。據(jù)介紹,該垃圾燃燒發(fā)電廠使用的垃圾均經(jīng)過24種分類之后才開始使用,其中65%回收,8%掩埋,其他全部燃燒發(fā)電,。
為了鼓勵人們對待垃圾這種可回收、可燃燒發(fā)電的物質,政府向每個家庭每年征收1400克朗的稅收,如果是企業(yè)垃圾,企業(yè)需要向政府繳納每噸330克朗,向電廠繳納140克朗,。
該垃圾燃燒發(fā)電廠每年的運營成本大致在4.5億克朗,通過這些收費以及氣體,、電力的收益完全能達到平衡。更令人驚奇的是,該垃圾發(fā)電廠距離皇宮只有兩公里,站在垃圾發(fā)電廠的屋頂可以看見皇宮,。
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丹麥的能源消耗在過去的十多年內一直穩(wěn)定在1990年代的水平,。盡管如此,丹麥的反對黨依然堅持認為政府做得不夠。他們認為綠色產業(yè),、風電場并不能掩蓋丹麥是世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國家之一的現(xiàn)實,。(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