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環(huán)境保護署改造“噴泉大街的垃圾填埋場”,,曾經(jīng)的垃圾填埋場搖身一變成為了400英畝的自然保護區(qū)。這個項目造價高達2億美元,。
垃圾場變自然保護區(qū)
1. 圖的背景是曼哈頓,,“噴泉大道垃圾填埋場”的幼苗在茁壯成長。
2. 我們可以看到噴泉大道沼澤地的植物欣欣向榮,。在噴泉大道填埋場和賓夕法尼亞大道填埋場,,先是覆蓋上了一層塑料薄膜和干凈的土壤,然后種植了33000株樹木和灌木,。曾經(jīng)的垃圾填埋場搖身一變成為了400英畝的自然保護區(qū),。
3. 以前的填埋場改造一般都是鋪上一層草坪。但是,,布魯克林的填埋場用大草原的牧草和其他的植物來代替,。
在布魯克林高速公路南面的15號出口處——臨近肯尼迪國際機場,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坡,,參差不齊得長著一些樹木和灌木,。25年前,這座小山是“噴泉大道垃圾填埋場”(Fountain Avenue Landfill)所在地,。當(dāng)?shù)氐木用裎瘑T會成員李·謝莉先生(Lee Shelley)說:“這以前是一個骯臟的垃圾傾倒點,。”近20年來,這個地方成為城市的一個詬病,,清理和改造這成堆的垃圾山變得“刻不容緩”,。
紐約的環(huán)境保護署給“噴泉大街的垃圾填埋場”及周邊的“賓夕法尼亞大道的垃圾填埋場”(Pennsylvania Avenue Landfill)覆蓋上了一層塑料薄膜,然后又蓋上一層土壤并在這兩個地點種植了33000株樹木和灌木,。曾經(jīng)的垃圾填埋場搖身一變成為了400英畝的自然保護區(qū),。這個項目造價高達2億美元。如今,,站在這個海拔130英尺(約合40米)的小山坡,,人們能夠看到位于北面的帝國大廈,西部的韋拉札諾海峽大橋和紐約港,,以及南部的牙買加灣的全景,。
該地還沒有向公眾開放。事實上,,它仍然被國家列為有毒害的廢棄地帶,。但是,那里的空氣是清新的,。噴泉大道的垃圾填埋場于1961年開放,,那里堆滿了各種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焚燒灰和石棉,。1985年,,每天平均有8200噸的垃圾運送到那里——約百分之四十的城市垃圾。賓夕法尼亞大道的垃圾填埋場在1956年至1980年期間運營開放,。在隨后幾年,,它主要是建筑垃圾的傾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