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財政 大市場——中央財政今年投40億元助推新能源建筑應用
你能想象城市污水可以用來為建筑制冷和供暖,?在山東省青島市東部的麥島金岸小區(qū),,這已經成為現實。
走進麥島金岸,,整齊劃一的高層建筑外墻上看不到傳統(tǒng)的空調外掛機,,家家戶戶統(tǒng)一安裝的中央空調,令室內“冬暖夏涼”,。而為小區(qū)提供能源服務的,,并非傳統(tǒng)的大型空調制冷和燒煤供暖,而是一種利用污水作為冷熱源的新型熱泵技術,。
“污水源熱泵是地源熱泵的一種形式,,其原理是冬天將存于污水中的低位熱能提取出來為住戶供熱,而夏天則把室內的熱量‘提取’出來釋放到污水中,,從而降低室溫,,達到制冷的效果。”參與小區(qū)能源中心建設的青島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經理劉云貴說。
劉云貴告訴記者,,盡管地源熱泵技術前期投入較大,,但后期運營成本低,而且節(jié)能效果明顯,,發(fā)展前景可觀,。“以麥島金岸為例,相比傳統(tǒng)市政集中供熱系統(tǒng),,每年減少能耗折合標準煤3萬多噸,,節(jié)約資金5000多萬元,不用一家一戶安空調,,減少了熱島效應,。”
而吸引這家新能源公司參與投資的,還有國家給予該項目的1320萬元財政補貼,。麥島金岸是財政部和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聯合推出的我國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之一。
將可再生能源應用到建筑中,,在我國尚屬發(fā)展初期,,由于社會認知度不高,市場規(guī)模小,,投資回收期長,,政府給予引導并采取相應激勵措施尤為必要。
為此,,財政部聯合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從2006年開始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示范,,截至2008年,中央財政累計撥付資金15億元,,共支持371個項目,。示范項目的窗口帶動效應,激發(fā)了市場需求,,在項目實施3年間,,僅地源熱泵應用面積就增加了3倍。
為了放大政策效應,,自2009年,,兩部門由補助示范項目轉向對城市或縣城給予綜合獎補,并鼓勵地方采用“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支持方式,,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目前,,國家財政已累計補助資金60億元,,支持啟動了72個示范城市和146個示范縣。
“小財政帶動大市場,雖然財政給予的扶持資金并不多,,但其政策激勵和引導作用更明顯,,可以吸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推動新能源建筑應用更好發(fā)展,。”青島市財政局局長周安說,。
國家財政以補貼助推新能源建筑應用的背后,是我國面向世界發(fā)出的節(jié)能減排承諾,。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比要達到15%,,這意味著要努力提高太陽能,、風能、地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比重,。而我國目前每年新增建筑面積近20億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的前景非常廣闊。
以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為例,,目前我國居民生活熱水的能耗約占建筑能耗的15%左右,,如果在住宅中全面普及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不僅節(jié)能成效顯著,,也會為新能源產業(yè)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
江蘇省南京市作為國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共獲得了國家財政8000萬元補助資金,。該市去年開工的四大保障性住房項目,,按照要求全部配備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
在南京市江寧區(qū)天景山小區(qū),,記者看到,,一排排高層保障房的陽臺上統(tǒng)一安裝了壁掛式太陽能電池板,與建筑融為一體,,非常美觀,。這是江蘇省為破解高層建筑不適宜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難題的新嘗試。
江蘇省住建廳副廳長顧小平說,,壁掛式太陽能成本要高于傳統(tǒng)的屋頂式太陽能,,以天景山小區(qū)為例,每套安裝成本6400元,,住戶自掏3000元,,剩下的全部是政府補貼。
“我們測算過,,住戶使用這套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一年能節(jié)約3000元左右的電費,,兩年多就能節(jié)約出一套熱水器來。”顧小平說,,從中央到地方財政補助資金的加大,,催生了地方新能源在建筑中推廣應用。過去5年來,,江蘇省新建建筑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比例從4.3%上升到21.7%,,并帶動了一大批太陽能相關企業(yè)的發(fā)展,。
記者從兩部門了解到,,“十二五”期間,為更好實現綠色發(fā)展,,我國將更大力度在建筑領域集中連片,、大規(guī)模推廣利用可再生能源。其中,,今年中央財政將再投入40億元,,重點向保障性住房傾斜,,向學校,、醫(yī)院等公益性行業(yè)傾斜,并引領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更多資金投入,,激活全國建筑節(jié)能大市場,。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表示,,下一步要把在建筑領域推廣應用新能源作為實現我國能源替代目標的重要突破口,,切實加大推廣力度,,爭取使太陽能、地能,、生物質能成為滿足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熱水,、供暖等生活用能的重要模式,。初步測算,,如果到2020年有20%的建筑使用上可再生能源,將占建筑總能耗的12%到15%,,對完成全社會可再生能源應用目標貢獻率將超過30%。(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