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多爾是億萬富翁,,也是美國有名的風險資本家。2007年3月8日,,他在TED(指技術,、娛樂、設計,,是美國的一家私有非營利機構,,該機構以它組織的TED大會著稱)作了一場關于“氣候變化和可再生能源”的演講,在演講的最后,,他的情緒有些失控,,淚如雨下。
多爾的演講是這樣開篇的,,他十幾歲的女兒告訴他,,該由他們這一代人解決全球變暖問題,因為正是他們造成了這個問題,。在歷數了公共和私營部門在全球變暖問題上的種種無所作為后,,這位曾投資過谷歌、美國在線,、亞馬遜,、網景等著名網絡公司的 谷“創(chuàng)投教父”告誡他的聽眾,只有精誠團結,,才能改變美國的能源供應窘境,。“我真的真的希望,我們能匯聚起所有的能力,、所有的人力,、所有的影響力來解決這個問題,”他止住眼淚,,沉默片刻后說,,“因為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我就可以期待與我女兒20年后的對話了,。”
像過往一樣,,多爾總能精準地把握時機,。僅在此之前的幾個星期,美國前副總統(tǒng)戈爾的《難以忽視的真相》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從未如此之高,。為急于從互聯(lián)網泡沫和9?11事件的雙重沖擊下恢復過來,多爾的 谷風險投資商伙伴已將清潔技術作為他們寄望的下一件大事,。隨之而來的是又一股 谷淘金熱,, 谷沙丘路上的公司紛紛涉入其中,他們充滿了對新財富的渴望,,希望自己能成為美國擺脫化石燃料的救星,。那些曾改變了美國媒體業(yè)和通信業(yè)的企業(yè)家和高科技投資商,準備將 谷變成清潔能源的“沙特阿拉伯”,。
據美國國家風險投資協(xié)會統(tǒng)計,,2005年,在清潔技術上的風險投資估計為幾億美元,;翌年,,便猛增至17.5億美元;多爾演講的一年后,,也就是2008年,,已躍升至41億美元。隨后,,美國聯(lián)邦政府跟進,,從2009年年底到2011年年底,通過貸款,、補貼和稅收減免等多種方式,,向此行業(yè)定向注入了大約44.5億美元的資金。貪婪,、利他主義和政治攪合在一起,,推動了一個極其壯觀的綠色熱潮。
不過,,由于 價格的波動,、新型廉價天然氣、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技術現(xiàn)實等諸多因素的匯聚,,清潔技術的泡沫在美國現(xiàn)在已經破滅,,留給人們的依然是絕對依賴于化石燃料的傳統(tǒng)能源基礎設施。這種沖擊影響到了清潔技術業(yè)的幾乎所有細分市場,,如生物燃料、電動汽車,、燃料電池等,,尤以太陽能為甚,。
風險投資豪賭清潔技術
多爾在TED的演講,并非此次以風險投資驅動的新能源經濟的開端,。相反,,它只是又一個席卷 谷的“換臉”產品。許多依靠互聯(lián)網泡沫獲得成功的投資者和企業(yè)家都已開始向清潔技術傾注大量的資金和創(chuàng)意,。
第一個投入這場巨大賭注的是馬丁?羅斯切森,,他將其電子郵件管理公司eGroups以4.5億美元賣給了雅虎,并于2002年與他人共同創(chuàng)辦了制造電池板的Nanosolar公司,。這僅僅是個開始,。太陽微系統(tǒng)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和前首席執(zhí)行官維諾德?科斯拉,通過自己的風險投資公司大舉進軍生物燃料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領域,;網絡托管公司Bigstep.com的共同創(chuàng)始人畢比在2003年成立了一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廠“能源創(chuàng)新”,;曾和畢比一起在“能源創(chuàng)新”的子公司共過事的亞馬遜網站克萊恩那?帕爾金斯在線葡萄酒商店的掌舵人阿諾?哈里斯,在2006年創(chuàng)辦了以開發(fā)太陽能項目為主業(yè)的Recurrent能源公司,;貝寶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埃倫?馬斯克則將自己的9600萬美元投入到電動汽車新創(chuàng)公司——特斯拉汽車公司,;連著名風險投資家史蒂夫?尤文特森和南希?普豐德也不甘人后,加入其中,。
凱鵬公司(Kleiner Perkins)在之前已向清潔技術投入3億美元的基礎上,,于2008年又啟動了一項5億美元的成長基金,號稱“旨在加速采用面向大眾市場的全球氣候危機解決方案”,。多爾告訴《福布斯》說,,幫助遏制氣候變化是“21世紀最大的經濟機會和道義責任”,于是他將錢投向了從太陽能到智能電表的所有清潔技術領域,。
特斯拉汽車公司負責通信系統(tǒng)的副總裁里卡多?雷耶斯說,,這些投資者被清潔技術所吸引的誘因,與當初引導他們投入網絡技術如出一轍,。“通常來說,,所有的顛覆性技術都有一些共通的東西。當一項新技術被引入一個舊行業(yè)時,,也總以一種千篇一律的方式重復著一些事情,。”就像互聯(lián)網改變了媒體業(yè)的景觀,iTunes淘汰了唱片商店,, 谷電動車工廠和太陽能公司也將重塑美國能源業(yè),。
美國于2005年和2007年通過的兩項重要的能源法案為清潔技術提供了稅收抵免和貸款擔保,從而進一步為投資者樹立了更大的信心,。僅在太陽能技術上的風險投資一項,,就從2004年的3200萬美元激增到2008年的近18.5億美元。在同一時期,,在電池技術上的投資也增長了30多倍,。
其他清潔能源部門也同樣欣欣向榮,,這不僅是因為受到了風險投資的鼓舞,而且還得益于這樣的事實,,即多年來一直保持穩(wěn)定的電價,,在2002年和2008年之間平均價格上漲了35%。2006年年底,,美國的風力發(fā)電裝機總容量為11468兆瓦,,足以為320萬個家庭供電;到2010年,,已達到近4倍多,。“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家和創(chuàng)新者看到資本正源源不斷地流入清潔能源領域,你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圍繞該領域開發(fā)各種解決方案和業(yè)務,,”智庫“第三條道路”負責清潔能源的副總裁約書亞?弗里德說,,“資本向清潔能源流動,企業(yè)家又因為資本轉向清潔能源,,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
新型光伏組件一時風光
斯坦福大學半導體工藝學博士克里斯?格羅奈就是這支大軍中的一員,他現(xiàn)在已是“應用材料”公司熱處理小組的總負責人,,該公司負責為半導體和太陽能企業(yè)提供設備和軟件,。他提出了一項革命性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新設計,這種光伏電池所有附件的硬件和電路都是結構化的,,其效率比30多年來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的平板模塊要高出一大截,。
傳統(tǒng)光伏電池的安裝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在表面潔凈且直接對準太陽的最佳條件下,,其運行效率一般不會超過20%,,這意味著只有五分之一的能量轉化成了電能。但是,,對于一個平坦的表面來說,,其每天正面迎向太陽的時間很短暫,而且普通的落塵又會降低5%至10%的效率,。此外,,平板電池模塊的抗風性能差帶來了從硬件安裝到屋頂平整度等諸多結構性挑戰(zhàn)。太陽能公司經常雇用航空工程師來處理這個問題,,尋求進入該領域的創(chuàng)投公司有時還將這些專家?guī)У浆F(xiàn)場,,以幫助判斷新創(chuàng)公司的產品是否能夠禁得起強風模式。
格羅奈的設計要求一個由圓柱形而非簡單平板電池組成的格柵,。這意味著格羅奈的模塊可以平鋪在屋頂,,起到防風的作用,不像平板電池的安裝還需要與屋頂成一定的角度。另外還有一個好處是,,這種管狀電池不僅可聚集直射的陽光,,還可接收屋頂反射回來的環(huán)境光。
大約也就是這個時期,,由于光伏電池所用的晶 價格暴漲,投資者開始尋找其替代品,。隨著越來越多的制造商進入太陽能電池板領域,,日益增長的需求將晶 價格從2004年的每公斤50美元推升到2008年的300美元。把上漲的生產成本作為考慮因素后,,來自太陽能企業(yè)的電力價格即便在補貼后都已達到每千瓦時17美分至23美分,,這是當時常規(guī)生產的電力平均價格的兩倍左右。
格羅奈的設計使用了銅,、銦,、鎵和硒的混合物(CIGS),而不是晶體 ,。雖然在直接接收陽光的效率上略低于 ,,但CIGS在云層覆蓋或可變光條件下表現(xiàn)更好。該技術在各地推廣了好幾年,,不過由于價格太貴而一直無法實用,。之后,隨著 的價格迅速攀升到每公斤200美元以上,,突然間CIGS的競爭力凸顯出來,。格羅奈的圓柱形模塊和奇異涂層,使其成了轉變太陽能產業(yè)的典范,。他于2005年成立了公司,,先是取名為格羅奈技術公司,但很快地又改名為Solyndra公司,。
格羅奈和他的財務總監(jiān)喬納森?邁克爾開始著手增加投資建一所工廠,。到2007年,他們已從羅克波特資本伙伴公司和阿格諾私募基金獲得了9900萬美元的資金,,并為翻新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日立舊工廠忙得不亦樂乎,。在2008年,英國維珍綠色基金選擇Solyndra公司作為它愿意投入資金的唯一太陽能企業(yè),。到該年年底,,Solyndra公司已籌得6億美元,號稱雇傭的員工超過500人,,并接到了兩個重要的訂單——薩克拉門托太陽能發(fā)電公司的3.25億美元和德國菲尼克斯太陽能公司的6.8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