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褶厚度計型號:HA D-PZ
人體的脂肪大約有2/3貯存在皮下組織,,通過丈量皮下脂肪的厚度,不只可以了解皮下脂肪的厚度,判斷人的肥瘦情況,,而且還可以用所測得的皮脂肪厚度推測全身的脂肪的數量,來評價人身組成的比例,。這是評定人身組成最簡便的方法,。
現將仿日本榮研式改良型國產皮下脂肪丈量計
肥胖,對人體有百害而無一益,,如何掌握肥胖與否,?以前,有人認為體重是判定肥瘦的唯一規(guī)范,。不然,,更重要的測定體內脂肪含量,即看脂肪點體重的百分比,。
測定脂肪含量的方法很多,,但至今國內尚無規(guī)范的丈量儀器。皮脂厚度計”推出,,理想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利用該儀器對人體活體測量所得的各種數據,直接代入計算公式,,進而輕而易舉的推算出人體密度,,體脂百分比和體脂重量,從而正確地確定肥胖與瘦,,為調整體質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
人體的脂肪大約有2/3貯存在皮下組織,通過丈量皮下脂肪的厚度,,不只然可以了解,、皮下脂肪的厚度,判斷人的肥瘦情況,,而且還可以用所沒,、測得的皮脂厚度推測全身的脂肪的數量,,來評價人身組成的比例,。這是評定人身組成最簡便的方法。
現將國產皮下脂肪丈量計算方法介紹如下:
一,、國產皮脂厚度計各部名稱,。
二、儀器的調整--使用前須將圓盤內指針調整到刻度表上的0位,。調整方法:用手轉動調整“0位盤即可將指針對準到0位,。
三、校正壓力--指針調到0位后,,須將皮脂厚度計兩個接點間的壓力調節(jié)到國際規(guī)定的10g/mm2范圍,。左手持皮脂厚度計呈水平位置,,皮脂計的下方測試臂頂端的小孔上掛200g重量的砝碼。再將皮脂下主弓形臂的根部與該臂頂端的接點呈水平線,,此時觀察圓盤內指針偏離情況,。如指針處在15-25mm范圍內說明兩接點的壓力符合10g/mm2要求,無須調節(jié)旋扭,。如果指針超出25mm以上,,說明壓力接點壓力不足。須通過向左側方向轉動旋扭增加壓力,,直接指針調到15-25mm范圍內為止,。反之,則調節(jié)旋扭向右轉動減少壓力調節(jié)到指針在規(guī)定范圍內,。指針的±5mm差異不會影響測定結果,。
四、測試順序:
1受試者應著背心褲衩或短褲,。
2實驗者右手握皮脂計使兩半形測試臂張開,。左手拇指和食指將受試都所測部位的皮膚捏緊提起。拇食指捏起時,,拇食指間應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樣捏緊提起皮膚既包括皮下組織,但要防止將所在部位的肌肉也,、提起,。為檢查是否將肌肉提起可令受試者主動收縮該部位肌肉。止時肌肉即滑脫,。然后將張開的皮脂計距離手指捏起部位1cm處鉗入,。右手指將皮脂計的憑據放開,讀出指針的數值并記錄下來,。每個部位應重復丈量兩次,,二者所測的數值誤差不應超越5%
3測定部位:
上臂部--右臂肩峰至橈骨頭連線之中點,即肱三頭肌肌腹部位,。
背部--右肩胛角下方,。腹部--右腹部臍旁1cm
除上述部位外,根據研究需要還可以測頸部,、胸部,、腰部、大腿前后側和小腿腓腸肌部位,。
應當指出:用皮脂計所測的皮下脂肪厚度是皮膚和皮下脂肪組織雙倍的和,。
五、資料的處置與應用
1根據皮下脂肪厚度推算身體密度的方法,、與我暫引用以日本青少年為對象所得的計算身體密度公式供使用者參考,,其公式為:
男子:15-18歲身體密度=1.0977-0.00146X19歲以上身體密度=1.0913-0.00116X
女子:15-18歲身體密度=1.0931-0.00160X19歲以上身體密度=1.0897-0.00133X
X=肩胛角下+上臂皮脂(mm
2體脂肪%計算
應用Broxek1963改良公式計算體脂肪%據認為Broxek改良公式計算體脂肪%比較可靠的一種計算方法,,其公式為:
身體脂肪%=4.57/身體密度-4.142X100身體脂肪重量=體重(公斤)X身體脂肪%凈體重(去脂體重)=體重(公斤)-體脂肪量(公斤)
3皮下脂肪厚度評定的參考規(guī)范:
根據皮下脂肪厚度計算所測的皮下脂肪厚度可以用評定一個人的肥瘦水平。現引用日本厚生省國民營養(yǎng)調查資料對日本兒童和成年人的肥瘦水平水平的評定規(guī)范供研究者參考
醫(yī)療器械(http://aibaoyl119.cn.aibao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