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陰黃和陽黃,,與膽色素代謝有什么關系?
中醫(yī)學在《內經》中對黃疸已有初步認識?!端貑?middot;平人氣象論》中指出:“目黃者,,曰黃疸。”黃疸的分類,,在《金匱要略》中分為黃疸,、谷疸、酒疸,、女勞疸,、黑疸五種,。以后又有二十八候,九疸三十六黃的分類,。說明前人通過實踐,,對黃疸這一癥狀的觀察和描述是非常細致的。元代《衛(wèi)生寶鑒》根據本癥的性質,,概括為陽癥和陰癥兩大類,,就是現代所說的“陽黃”與“陰黃”。此種辨證,,對黃疸的鑒別診斷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正常血漿中的膽紅素(主要是間接膽紅素),含量極微,,約在1.0mg%以下(黃疸指數在6個單位以下),。如超過2.0mg%(黃疸指數在15個單位以上),則鞏膜,、粘膜,、皮膚出現黃染,稱為黃疸,。根據血中膽紅素增加的質的不同(以間接膽紅素為主還是以直接膽紅素為主),,可從發(fā)病機理上將黃疸分為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和阻塞性黃疸三種,。臨床上對這三種黃疸加以鑒別,,可有助于治療,。
從中醫(yī)學對黃疸的病機,、色澤、病程和治則來看,,“陽黃”似應屬于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的黃疸(包括溶血性和肝細胞性黃疸),,而“陰黃”則屬于以直接膽紅素增高為主的黃疸(如阻塞性黃疸)。
中醫(yī)學認為黃疸的發(fā)生均與“濕”有關,?!督饏T要略》說:“黃家所得,從濕得之,。”并根據濕的來源,,分為“濕從熱化”和“濕從寒化”。前者發(fā)為“陽黃”,,后者發(fā)為“陰黃” ,。
“陽黃”為從熱化,與脾,、胃,、肝,、膽有關,如功能失常,,可導致內濕的生成,。熱為陽邪盛,正邪相搏而發(fā)病快,,似屬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由于肝細胞發(fā)炎,不能攝取血中的間接膽紅素加以處理使其變成直接膽紅素,,加之肝細胞內溶酶體釋出β-葡萄糖醛酸酶,,使已結合的膽紅素可部分重新分解成間接膽紅素返回血中,使血中間接膽紅素增高,,如超過2.0mg% ,,則鞏膜、皮膚黃染,。由于間接膽紅素較難通過毛細血管壁,,此時透過表皮組織觀察皮膚色澤鮮黃如桔色,似屬于中醫(yī)學所說的“陽黃”類,,治療原則以清熱解毒利濕為主,。如常用的茵陳蒿湯(茵陳、梔子,、大黃),,其中茵陳含葉酸,對于肝有好處,,茵陳主要增加膽汁分泌,,有退黃作用;梔子有利膽作用,,可降血中膽紅素,;大黃有促進腸蠕動,不利糞(尿)膽素原的重吸收,,而減少肝腸循環(huán),。
“陰黃”為濕從寒化。所謂“寒”為機體功能代謝活動過度減退所造成,,使?jié)袷㈥栁?,寒濕郁滯脾胃,陽氣不振,,膽液不循常道而外溢,。發(fā)病慢,病程長,似屬阻塞性黃疸,。由于經肝臟處理的直接膽紅素不能經膽道排入腸腔而返流入血,,此時血中以直接膽紅素增高為主。直接膽紅素易透過毛細血管壁,,初期組織黃染較深,,為“陽黃”。隨著病程延長,,血中直接膽紅素持續(xù)增高,,黃疸進行性加深,在組織中的膽紅素可被氧化成膽綠素,,皮膚色澤晦暗,,則屬于中醫(yī)學所說的“陰黃”。治療原則以健脾和胃,,溫化寒濕為主,;若脾虛血虧,則健脾補益氣血,。
可見,,中醫(yī)學所描述的“陰黃”與“陽黃”分類,從病機,、臨床表現到治療等均非常詳細,。此處從黃疸發(fā)生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還是以直接膽紅素高為主,以及造成黃疸的原因,,與“陰黃”和“陽黃”作一聯系,,以助進一步研究。但必須指出,,“陰黃”與“陽黃”是病變發(fā)展過程中不同階段的表現,,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同時上海愛寶醫(yī)療還提供:醫(yī)用X光膠片 洗片架 觀片燈 經皮黃疸儀 濾線柵 暗室燈 增感屏 洗片機 儲片箱 軟片干燥箱 胸片架 暗盒 洗片桶 顯、定影液 制冰機 冰箱 冷柜 制片機 切片機 脫水機 包埋機 液基耗材,,公司擁有良好信譽,,質量保證,,歡迎選購,。
咨詢電話:021-66187083 66187008 66187055 1368166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