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病程長且病情變化大。判斷肺結核的預后,,要全面觀察和分析,。
(1) 全身癥狀
主要觀察了解結核的一般中毒癥狀,如發(fā)熱,、盜汗,、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癥,,經及時用藥治療,,漸有改善示好轉,反之則為惡化,。
(2)X線檢查
X線的檢查不僅可確定病變位置,、范圍、性質,,而且可動態(tài)觀察變化,,在觀察病灶變化中極為重要,尤其是一些無癥狀的患者更為重要,,胸透與胸片結合更好,。經治療若病變吸收消散,由滲出性(云絮狀密度低,、邊緣模糊)變?yōu)樵鲋承?密度增高邊緣清楚),,病變均示好轉 ;若由增殖性變?yōu)闈B出浸潤范圍擴大,,或出現溶解播散、空洞形成,,則是惡化的表現,,預后差。
(3)痰菌
原痰菌陽性,,經治療后,,多次查痰結核桿菌陰性表示好轉,以后又排菌為惡化表現,。
(4)血沉
病變好轉,,穩(wěn)定者,血沉正常;如血沉增速者表示病變活躍,,但臨床所見,,活動性肺結核血沉并不一定增快。 結核病 的愈合方式,,一部分通過完全吸收或鈣化,,一部分通過纖維組織增生可能將干酪樣物質包繞起來,形成纖維干酪灶,,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
肺結核的愈合指征是
中毒癥狀完全消失,病灶穩(wěn)定,,停止排菌,,局部病灶可為鈣化、纖維化,、小的纖維干酪灶、空洞閉合等,。但有的纖維干酪灶甚至硬結灶內還有結核菌存活,,免疫力高時,病灶可較長時間穩(wěn)定,,亦無排菌,。一旦機體抵抗力減低時,灶內結核菌又開始活躍,,生長繁殖,,可造成復發(fā)與播散,因而不是真正的痊愈,。
所謂痊愈,,指病灶完全吸收消散,或手術切除,,肺內已無病灶;或尚有病灶如纖維硬結,、鈣化,、纖維化、空洞,,并能肯定沒有結核桿菌存活,,這是從病理上所說的真正的痊愈。治療肺結核要早期治療,,足夠劑量,,規(guī)律用藥,足夠療程聯(lián)合用藥,,分段治療,,爭取一次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