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士所說的8個危險因素,分別是:有無高血壓,、是否有房顫,、是否吸煙、有無高血脂,、有無糖尿病,、是否很少體育活動、有無超重或肥胖,、有無卒中家族史,。
根據這8個危險因素如果有3個以上,那么就屬于腦卒中的高危人群,,需要到醫(yī)院進行頸動脈篩查或進一步的檢查,。及早排除危險因素,就可以有效控制卒中的發(fā)病,。
看起來一直神采奕奕,,身材挺拔的王院士體檢的各項身體指標都在正常范圍。王院士說,,預防腦卒中,,從調整生活方式上來說,最重要的無非是兩點:合理的吃和健康的動,,此外就是心理平衡,。
■吃:先吃水果后吃飯“十個網球”易參照
水果無疑是一種非常好的健康食物,但是很多人把吃水果的順序弄錯了,。不少人習慣吃完飯再吃水果,。王院士每餐飯都是先吃水果后吃飯。其實,,水果雖是低熱能食物,,但如果飯后吃,即便熱量很低,,也會淤積在體內,。但是如果是在飯前吃水果,則可以幫助減少對高熱能食物的攝入,。
至于各種食物應該保持什么樣的比例,,王院士說,最簡單的就是他經常向公眾推薦的“十個網球”原則,。即每天主要攝入的食物量保證在十個網球大小,。其中,肉不超過一個網球大??;主食(米、面,、谷類等)相當于兩個網球大?。槐WC三個網球大小的水果,;不少于四個網球大小的蔬菜,。
■動:邊看電視邊鍛煉堅持3周成習慣
很多人鍛煉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堅持不下來,,對此,,王院士說,“其實這在行為學方面就是一個習慣問題,,堅持3周就能初步形成習慣,,堅持3個月就能形成穩(wěn)定的習慣,堅持半年就能形成牢固的習慣,。”
王院士堅持鍛煉已經十幾年了,,一周6天,每天晚上一個半小時,,邊看電視邊做運動,,原地跳、舉啞鈴等各種運動交叉進行,。即使出差,,鍛煉也不會中斷,他的旅行箱里一直放著拉力器,。
王院士強調,,有效體育鍛煉有三方面的要求。
第一是頻度,,每周至少3次,;第二是時間,平均每天要達到半小時以上;第三是強度,,一定要使心臟得到鍛煉,,最簡單的算法就是心率達到(170-年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