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嗎?全球每12個人中就可能有1個人會與病毒性肝炎感染扯上關系。你了解嗎?肝炎大國的帽子已在我們頭頂重重壓了許多年,。頑固,、狡猾、反復……這就是肝炎,。昨天是第三個“世界肝炎日”,,讓我們放眼身邊,看看肝炎防治都有哪些新動向,。
早期肝硬化可以實現逆轉
近日,,在乙肝治療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4006研究公布了10年隨訪的結果,。作為目前針對早期肝硬化患者隨訪時間最長的研究,這一歷時10年的隨訪數據顯示:堅持長期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治療不僅可使肝纖維化得到顯著改善,,甚至可使個別患者早期肝硬化得到逆轉,。
早在2004年,全球多中心前瞻性4006研究就在全球著名的《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公布了3年研究的結果,。這一結果使全球醫(yī)生首次認識到長期抗病毒可明確延緩疾病進展,。
本次最新發(fā)布的10年隨訪結果顯示,16例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患者經過10年前后兩次肝穿的患者中,,有12例(75%)達到了組織學改善,,83.1%的患者未出現疾病進展。這從組織學改善角度再一次證明了長期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性,。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終身教授,、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會名譽主任委員翁心華教授在評論4006研究的這一結果時重點指出:“首先,肝硬化人群相對于乙肝患者人群就很少,。第二,,針對肝硬化治療的跟蹤性、集中的隨訪可謂相當難得,,而能擁有16例10年前后兩次肝穿結果的隨訪案例更是罕見,。第三,所有的肝穿結果都是集中到權威病理學專家
獨立讀片的,。這三點綜合證實了4006研究10年隨訪結果的珍貴性與難得性,。”
上海市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感染科主任謝青教授則表示:這一研究結果告訴公眾無論是肝硬化還是慢乙肝治療都應堅持長期抗病毒治療,。慢乙肝患者在選擇初始抗病毒治療時既要綜合考量效果,、用藥安全性,也應考慮用藥費用等諸多因素,,真正做到“量體裁衣”,,分型診治。
乙肝篇
持久免疫也很關鍵
眾所周知,,乙肝病毒非常頑固,,一旦失去藥物控制就會以極快的速度復制增長。那么對于一部分已經停藥的患者,,如何在沒有藥物干預時加強免疫控制呢?
在近期舉辦的2010第20屆亞太肝病學會年會上,,中國工程院莊輝院士表示,從發(fā)病機制來看,,乙肝病毒之所以久治不愈,,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機體缺乏有效的免疫控制,如果調動了有效的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被感染細胞有可能獲得持續(xù)清除,。因此專家表示慢性乙肝的治療僅僅依靠單純抑制病毒是不夠的,,實現持久的免疫控制也很關鍵。聚乙二醇干擾素a-2a相關數據顯示,,由于這類干擾素具有雙重抗病毒機制,,可使大三陽、小三陽患者均獲得停藥后持久的免疫控制,。做到在抑制病毒復制的同時,,激發(fā)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從而使機體在停藥后仍具有抗病毒能力,。
丙肝篇
多花一分鐘
丙肝的潛伏期可以長達20年至30年,。如果沒有盡早采取治療,丙肝患者發(fā)展成嚴重的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可能性會遠遠大于乙肝,。這已是鐵一般的事實,。遺憾的是,公眾甚至一些非感染科領域的醫(yī)生對于丙肝的認知嚴重不足,。致使我國丙肝漏報率高達52%,。基于此現狀,,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fā)起了一項全國丙肝會診計劃,。旨在加強對大眾及非專科醫(yī)生丙肝防治知識普及,,在院內建立促進多科室間協作的會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