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廣州市疾控中心主辦的“校園‘艾’健康——廣州大學生防艾公益校際辯論賽”舉行決賽,正反兩方就該不該對大學生進行強制檢測艾滋病進行辯論,。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這一活動旨在向大學生們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雖然目前大學生中感染艾滋病的人數(shù)還不算太高,,但發(fā)展趨勢越來越嚴峻,。”
“染艾”大學生多是“男同”
王鳴表示,,隨著艾滋病經(jīng)性傳播、尤其是男同性戀傳播形勢日趨嚴峻,,學生人群中因為好奇,、模仿而受感染的病例越來越多見。據(jù)介紹,,15至24歲的青少年病例已從2008年的101例上升到2012年的203例,,以平均每年兩成的速度增長。其中,,學生病例從2008年的7例上升到去年的25例,,總共已累計達111例。
“大學生中的艾滋病主要集中在‘男同’中間,。”王鳴說,,以往大學生感染艾滋病是很稀少的,但目前從檢測情況來看,,廣州40多所大學里面都已有了艾滋病感染病例,,其中某大學甚至已發(fā)現(xiàn)感染艾滋病病例超過10例。這是比較高的感染率了,。“這只是我們目前所能掌握的情況,,也許這個數(shù)據(jù)還不完全。”王鳴說,,“雖然目前大學生中感染艾滋病的人數(shù)還不算太高,,但是發(fā)展趨勢越來越嚴峻,這是事實,,需要正視,。”
通過網(wǎng)絡對感染學生干預
王鳴說:“當前廣州最緊迫的防艾任務,就是抑制艾滋病在男同性戀人群中快速傳播的趨勢,。而大學生群體是繞不開的,。”王鳴稱,“男同”之所以成為大學生艾滋病病毒感染最高危的群體,,是因為多數(shù)大學生“男同”采取了不安全性行為,。“目前大學生男女情侶發(fā)生性行為,出于避孕考慮往往使用了安全套,,而‘男同’之間沒有避孕需要,,大多不使用任何防護。一些小范圍的調(diào)查顯示,,廣州男大學生購買性服務的情況也有所增加,,有的并未采取安全措施。”王鳴表示,,大學生受教育程度較高,,但他們有的對于艾滋病知識的了解非常匱乏,,有的甚至不是太愿意主動接受預防感染艾滋病的預防措施,即戴安全套,。一方面近年來國內(nèi)大學生性態(tài)度和性行為日益開放,,而高校的性教育相對滯后。這些都使大學生防艾形勢變得更為嚴峻,。
“這個群體最大的忌諱就是隱私外泄,,原因就是害怕社會的歧視。”王鳴透露,,相關組織會通過聊天群,、網(wǎng)絡向“男同”、艾滋病感染者宣傳防艾知識,,而對100多例感染學生大部分也通過網(wǎng)絡進行干預,,向他們宣傳盡量定期檢測、及時吃藥,、減少性感染的幾率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