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給藥是腔道給藥的一種,其劑型有滴耳劑,、洗耳劑,、耳用散劑、耳栓,、耳用滴丸等,,不同劑型用藥方式是有區(qū)別的。上耳藥時,,應將患者頭倒向一側(cè),,病耳在上,向后上方(兒童應向后下方)牽拉耳廓,,使耳道拉直,,以便于上藥。上藥前,,最好先用消毒棉簽輕輕擦凈外耳道內(nèi)的分泌物,,若分泌物較多或有膿痂時,,應先用3%的雙氧水清洗外耳道,再用干棉簽將分泌物及過氧化氫擦干才可上藥,。
散劑
先用棉簽輕輕擦凈耳道內(nèi)的分泌物或用雙氧水洗耳,,用消毒棉簽拭凈或以吸引器吸凈,用干凈的紙卷成直徑為2~3毫米的小管,,一端挑少許藥粉,,一端放在口中把藥吹入耳內(nèi)。耳用散劑僅用于鼓膜穿孔大,、膿液少時,有助于干耳,,一次用量不宜過多,;當穿孔小、膿液較多時,,散劑粉末較易堵塞穿孔妨礙引流,,故一般不用。
滴耳劑
先用棉簽輕輕擦凈耳道內(nèi)的分泌物或用雙氧水洗耳,,患耳向上,,輕拉下耳廓使耳道暴露,滴入洗耳劑使之充滿外耳道,,須輕輕地撫揉,,壓迫耳廓,使藥液進入中耳,,保持體位10~15分鐘或用藥棉塞住外耳道,,再更換另耳。
洗耳劑
患耳向上,,用棉簽拭凈外耳道膿液或用雙氧水洗耳,,滴入洗耳劑使之充滿外耳道,保持體位10~15分鐘,,用棉簽插入耳道順時針或反時針輕輕旋轉(zhuǎn)后抽出棉簽,,再用棉簽吸干藥液,更換另耳沖洗,。
耳栓
先將患耳內(nèi)的分泌物拭干凈,,將1粒栓劑放入患耳的外耳道內(nèi),盡量靠近鼓膜,。如患耳內(nèi)無分泌物時,,可先將栓劑塞入耳內(nèi),再將一濕棉球塞于栓劑的后部,。一般一日1次,,一次1粒,。
耳用滴丸
先用雙氧水洗凈耳,再根據(jù)鼓膜穿孔大小,,選用適宜規(guī)格的耳丸,,置入中耳腔。一般每日或隔日換藥一次,,5~7天為一個療程,。耳用滴丸簡稱耳丸,應用簡便,,療效較好,,用于患部能很快地溶解于膿液中而產(chǎn)生療效,且不會阻塞外耳道,,或被膿液沖失,。
藥膏
可將其先涂擠在棉簽上,然后用棉簽輕輕伸涂于耳道壁,。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耳道壁或鼓膜。
用耳藥前后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在耳病沒有明確診斷之前,,不要在耳內(nèi)涂有顏色的藥水,,如龍膽紫、紅汞等,,以免影響診斷,。
不要把不溶性藥粉涂入耳內(nèi),因不溶性藥粉容易凝固阻塞外耳道,,使中耳腔內(nèi)的分泌物不容易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