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瑪利諾越柬寮僑領太太史女士表示,,大約兩周之前和朋友吃飯,席間有帶子和龍蝦上桌,,“當時只吃兩只小小的帶子,一口龍蝦”,,史太太說,,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天晚上回到家,,發(fā)現臉整個“腫得象豬頭”,。
史先生表示,看太太的臉自己也嚇了一大跳,,“整個臉至少比平常大了25%”,,史先生說,當時太太的臉上皮膚變紅,,還有很多明顯的紅疹,,但沒有瘙癢癥狀。
第二天去看醫(yī)生,,醫(yī)生問診之后開了過敏藥,。史太太說,“大餅臉”足足過了四天才逐漸消下去,,“我最感覺奇怪的是自己活了幾十年,,從來沒有對任何食品過敏”,她說,,這段時間正值節(jié)日大餐連連,,但她發(fā)誓對海鮮“絕對不敢碰了”。
無獨有偶,,越柬寮僑領太太蔡女士也是近年“莫名其妙開始對海鮮過敏”,,她表示,自己從高中時就移民美國,,幾十年從來不對食品過敏,,但最近幾年發(fā)現“一吃海鮮就過敏”,嚴重的時候不僅皮膚瘙癢,,還出現暈眩嘔吐癥狀,。
目前美西地區(qū)和北加州蒙特利灣傳出貝類污染,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地區(qū)貝類通常10月左右毒素含量偏高,,但之后會逐漸減少,。通常,12月每100克貝類中毒素不超過100毫克,,但在11月27日至12月4日間的檢測發(fā)現,,貝類毒素達到500至600毫克;在此之前,,貝類樣本中未檢測到毒素,。
麻痹性貝類毒素在亞歷山大藻中自然產生,貝類吃下海藻不會受毒素影響,,但哺乳動物卻會中毒,。據聯邦疾病管制中心表示,吃下有毒貝類后30至60分鐘,,便會出現中毒癥狀,。癥狀包括嘴唇與指尖刺痛,嚴重可導致肌肉麻痹,,甚至因窒息死亡,。貝類毒素無解毒劑,一旦出現輕微癥狀須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