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的高級研究員、哈佛大學醫(yī)學院教授李愛民說:“我們發(fā)現(xiàn)每天堅持做少量運動可以增壽,。比如如果每星期都能做75分鐘的快步走,,那么比起完全不 運動來說,在40歲之后壽命可以延長1.8年,。75分鐘只是一個最低水平,,如果一周能快步走450分鐘以上,則可以延壽4.5年,。”運動增壽這一定律適用 于不同體質(zhì)指數(shù)的人群,不論是普通體重者,、超重者還是過度肥胖者,。
現(xiàn)在美國政府所建議的每周基本運動量是相當于150~299分鐘快步走的體育運動量,,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持續(xù)鍛煉,那么比起每天不運動來說,,可以增壽3.4年,。
走路被評為“世上最好運動” 強心健腦減肥長壽
它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不少國家的心臟協(xié)會和專家都鼎力推薦,,目前已成為全球最流行的保健運動,。當你為沒時間健身、打球,,缺少運動而苦惱的時候,,不妨試試,讓走路為你打開健康的大門,。
心腦健康都能維護
世衛(wèi)組織將走路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并非空穴來風。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主任曹建民指出:“如果按正確的姿勢行走,,走路時,,人 的股三頭肌、股四頭肌以及腰,、腹部肌肉等總共13塊大的肌肉群都在動,。從增強體質(zhì)和免疫功能上來說,步行是一種最理想的運動方法,。”
質(zhì)量比數(shù)量更重要
閑庭信步,、低頭走路、背著手溜達,、把手揣在兜里,、兩臂緊貼在身邊……雖然都在走路,但專家指出,,這些并不是正確的走路方式,,對健康的功效也不大。而在日本,,專門有人教大家怎么走路,。從“在哪兒走”、到“怎么走”,、“走多長時間”都有一定的講究,。
走路的地方最好有樹。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心內(nèi)科主任馬長生告訴記者,,他最喜歡的步行地點就是公園,,實在沒時間去,也要找道路兩邊有樹 或綠化帶的地方走,。北京第一健身高級私人教練范方杰認為,,走路雖然是種低運動量的有氧運動,,但最好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離馬路越遠越好,。
穿的鞋越輕越好,。付強說,走路時最好穿寬松一些的衣服,,襪子也以棉質(zhì)較厚的為好,,可以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尤其鞋子非常重要,,越輕越好,。可以選 擇慢跑鞋,,因為這樣的鞋后跟比較牢固,,能使腳踵穩(wěn)定,不易傾斜,。后跟的上方有適當突起的襯舌,,能起到保護跟腱的作用。鞋頭最好又高又圓,,才不會夾住腳趾,, 或造成趾甲充血。
走路時要抬頭挺胸,。“步行時身體太放松,,是沒什么效果的。”曹建民說,,抬頭,、挺胸、目要平視,,軀干自然伸直,;收腹,身體重心稍向前移,;上肢與下 肢配合協(xié)調(diào),,步伐適中,兩腳落地有節(jié)奏感,,才是正確的走路姿勢,。此外,美國《預防》雜志有文章指出,,走路時把意念放在腳上,,感覺腳跟到腳尖逐一踩踏到地 面,能起到轉(zhuǎn)移注意力,、放松精神的作用,。如果想瘦身,,最好走坡路或爬樓梯;如果是走平路,,要把注意力放在收縮小腹上,走路時臀部適當?shù)叵蚯芭?,讓腹部?肉承擔更多的力量,。
走路健身的注意事項
每天至少走1個小時。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稱,,每天的走路時間加起來最好不要低于1個小時,。以中等速度(每分鐘90—120步)來算,走1個多小 時,,路程在1萬步左右,、5—10公里之間比較合適。此外,,付強提醒,,晚飯后一小時再去走路比較適宜。“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觀點并不科學,,因為剛進 食后,血液主要分配在消化系統(tǒng),,若立即運動,,會使消化系統(tǒng)血液流往肢體,不利于食物消化和營養(yǎng)吸收,。
走路后最好微微出汗,。曹建民說:“步行運動并不追求大汗淋漓的效果,最好是鍛煉完微微出汗,。”洪昭光則指出,,要想看走路的運動強度夠不夠,可以自己測一下心率,,一般來說,,走路后心率+年齡=170左右比較合適。
針對時間并不充裕,、常坐辦公室的上班族,,范方杰給出了一個“辦公室走路鍛煉法”:練習滿腳走。所謂“滿腳”,,是指腳尖前伸,,讓整個腳掌都落地,再加上小腹的力量,,讓人自然挺胸,,整個人會變得輕盈,。把重心放在小腿,練好“滿腳”走和順著直線走,,走路才會沉穩(wěn)不輕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