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到了,,逐漸涼快起來的天氣給我們帶來好心情,,但是飲食方便也要記得改善了。秋季胃口好,,但是女性朋友不要暴飲暴食,,生冷刺激的食品也盡量不要碰,因為秋季細菌的傳播會加快,。而且最好多喝些粥,,下面一起看看秋季的飲食禁忌和營養(yǎng)飲食方法,。
一,、女性秋季飲食四禁忌
1、進補不能亂補
秋天是適合進補的季節(jié),,但是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jié){,、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2、少吃刺激食品
秋天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卜、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還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為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fā)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
3,、不要暴飲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zhuǎn)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使人發(fā)胖,,俗話叫“長秋膘”,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
4,、飲食不要過于生冷
由于秋季天氣由熱轉(zhuǎn)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fā)生變化,。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于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發(fā)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二、女性秋季圣品
1,、白蘿卜,、菜花
白蘿卜、菜花等十字科食物:含有芥子油,。芥子油味辛辣,,可以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減少大腸中毒素的自我排解,,有利于預防大腸癌
2、大蒜
大蒜是常用的調(diào)味品,,也是人們最早用于治療疾病和保持健康的藥物之一,,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3,、大豆
大豆和大蒜可以說是其中的兩個“佼佼者”,,千百年來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大豆植物中的營養(yǎng)十分豐富,,富含眾多對人體十分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是一種天然,、綠色,、健康的食物。
4,、銀耳
又稱白木耳,,銀耳味甘淡,、性平,無毒,,入肺,、胃、腎三經(jīng),,具有生津潤肺,、益氣活血、滋陰養(yǎng)胃,、補腦強心的作用,,適用于肺熱咳嗽、肺燥干咳,、胃腸燥熱,、便秘等癥。
銀耳被譽為“長生不老藥”,、“延年益壽品”,、“菌中之王”,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特點,,對體虛,、久病初愈,不宜用其它補藥的病人及陰虛內(nèi)熱,,內(nèi)熱而有出血傾向者更為適用,。
要注意的是感冒初起口干者忌用,或風寒感冒,,如感冒怕冷,、咳嗽、痰多清稀如水者,,忌服,。
5、薏仁
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歸脾、肺,、腎經(jīng),,具有美白養(yǎng)顏的功效,性屬平和,,補而不膩,,愛美的女性對此一定不陌生。
6、洋蔥,、谷物和許多植物的果肉
含有槲皮素,,這種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營養(yǎng)素是植物界分布最廣的黃酮類化合物,被證實具有抗病毒,、抗腫瘤,、保護心血管等許多藥理學作用。
7,、甘蔗
甘蔗味甘,,平,無毒,,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除心胸煩熱,有滋陰潤燥,、和胃止嘔,、清熱解毒之功效,對于因陰液不足所導致口干,、咳嗽痰少,、大便秘結(jié)等癥,可利用多食甘蔗來改善癥狀,。
8,、梨子
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在秋季若因氣候過度干燥,,繼而出現(xiàn)口渴、便秘,、干咳等,;或因內(nèi)熱導致煩渴、咳喘及痰黃等癥狀,,可多食梨,。想要用梨子養(yǎng)生前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zhì),體質(zhì)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必須隔水蒸過、煮湯,或與藥材清燉亦可,;若有長期腹瀉的人,不宜多吃水梨,,因水梨性寒,,多食腹瀉加劇。
9,、牛奶
出了名的富鈣食品,,其所含的鈣質(zhì)容易被人體吸收,是人體日常生活中獲取鈣營養(yǎng)的上佳選擇,。睡前和牛奶還能幫助睡眠,,在秋高氣爽的天氣睡前一杯熱牛奶也是非常舒服的。
三,、女性秋季粥品推薦
1,、粳米甘蔗粥
做法:用新鮮甘蔗,榨取汁約100-150毫升,,兌水適量,,同粳米煮粥。
功效:清熱生津,、養(yǎng)陰潤燥,,適用于熱病恢復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jié),。
2、蓮米粥
做法:將蓮米發(fā)漲后,,在水中用刷子將表皮擦去,,抽出蓮心放清水煮爛,再與粳米同煮食用,。
功效:有健脾止瀉,、益腎固澀、養(yǎng)心安神之功,,適用于脾虛食少,,腹虛帶下、遺精尿頻,、心煩失眠,、健忘多夢。
3,、粳米玉竹粥
做法:先將新鮮肥玉竹50克洗凈,,去掉根須,切碎煎取濃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20克煎湯去渣,,加入粳米,,再加水適量煮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沸即可,。
功效: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適用于肺陰受傷,、肺燥咳嗽、干咳少痰或無痰或高熱病后,、煩渴,、口干舌燥、陰虛低熱不退,,并可用于各種類型心臟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時的輔助食療方法,。
4、冰糖沙參粥
做法:先取沙參15-30克,,煎取藥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同煮為稀薄粥,;或用新鮮沙參30~60克,洗凈后切片,,煎取濃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
功效:養(yǎng)胃,、潤肺,、祛痰、止咳,,適用于肺熱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氣不足、肺胃陰虛的久咳無痰及咽干,,或熱病后津傷口渴,。
5、薏仁山藥粥
做法:先把生薏苡仁60克煮至爛熟,,而后將生山藥60克搗碎,、柿霜30克切成小塊,同煮成糊粥,。
功效:補肺,、健脾,、養(yǎng)胃,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勞嗽干咳,、大便瀉泄,食欲減退等一切脾肺氣虛的病癥,。
6,、黃精粥
做法:選用洗凈的黃精10-30克,煎取濃汁時去渣或用新鮮黃精30-60克,,洗凈后切成片,,煎取濃汁,,去渣后同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白糖適量即可。
功效:補脾胃,,潤心肺,。適用于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飲食減少,、肺虛燥咳或干咳無痰、肺癆咯血,。
7,、紅棗糯米粥
做法:山藥、苡仁,、荸薺,、大棗、糯米同煮,,放入適量白糖,。
功效:有健脾胃、益氣血,、利濕止瀉,、生津止渴之功效。適用于病后體弱及貧血,、營養(yǎng)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腸炎等患者食用,。
8,、生地粥
做法:將生地黃25克(鮮品)細切,用適量清水在火上熬沸約半小時后,,濾出汁,,再復熬一次,;合并藥液濃縮至約100毫升,備用,;將75克粳米淘洗,,煮成白粥,趁熱時摻入生地汁攪勻,,食時可加白糖少許調(diào)味,。
功效:有滋陰益胃,涼血生津之功,,可用于陰虛潮熱,、盜汗、久咳,、咯血,、食少、消瘦,、熱癥心煩,、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難消等癥,。
9,、芝麻粥
做法:搗碎芝麻與大米同煮。
功效:可治眩暈,、記憶力衰退,、須發(fā)早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