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吃果蔬用“杯”量
2005年,,美國農(nóng)業(yè)部推出“我的金字塔”膳食指南,。除了圖形設(shè)計(圖1),還包括一個互動網(wǎng)站(www.mypyrimid.gov),。
打開網(wǎng)站,,輸入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和每天鍛煉時間,一個長長的營養(yǎng)指南呈現(xiàn)在眼前,。健康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華鶯,,對營養(yǎng)比較在行,但網(wǎng)站的建議還是給了她很多意外,。
“沒想到谷物和牛奶一天要吃6盎司這么多,!”一盎司約28克的量,對華鶯有點(diǎn)高,,但美國人習(xí)慣把碾碎的小麥,、玉米、糙米加工成干片狀,,倒入牛奶做早餐,。所以,這個量很容易達(dá)到,。
有意思的是,,指南中建議的水果和蔬菜量是按“杯”算的。“我每天就得吃兩杯水果和兩杯半蔬菜,!”美國人一般都將水果和蔬菜切好后放在杯子里,,按指南來做,“這樣比中國人說的多少克好控制多了,。”
澳大利亞:罐頭食品最盛行
澳大利亞飲食算得上“中西合璧”,,初到澳大利亞的人民日報記者李淵甚至感覺,那里的川菜跟國內(nèi)一樣好吃,。這在其膳食指南圖(圖2)上也能看出來:谷物類里既有西式面包,,又有中式米飯,、烙餅。不過,,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何麗提醒:“你看,,幾乎每個部分都會有盒裝和罐裝食品,這也算當(dāng)?shù)氐囊淮筇厣恕?rdquo;
對此,,李淵深有同感,。澳大利亞超市里,罐頭食品占大部分空間,,膳食指南中畫出來的豌豆罐頭,、玉米罐頭、菠蘿罐頭,、金槍魚罐頭是澳大利亞人最愛吃的,,價錢比新鮮蔬菜便宜很多。一袋750克的速凍玉米粒只要3澳元,,而這個價格只能買五六小塊新鮮的玉米,。
在澳大利亞的膳食指南中,政府專門將冰淇凌,、薯條,、餅干、可樂等不宜多吃的食物歸類放在了右下角,,集中提醒,。李淵稱,其實這些都是澳大利亞人的最愛,,特別是小孩,。政府呼吁,家長應(yīng)將這些垃圾食品換成新鮮的黃瓜和西紅柿,。
加拿大:每天要吃橙色蔬菜
加拿大的健康飲食指南呈四色彩虹圖譜(圖3),,綠色代表蔬果,,黃色代表谷類食物,,藍(lán)色代表奶類,紅色表示肉類,。
指南為兒童,、哺乳期婦女、50歲以上人群等推薦了專門的飲食建議,。加拿大衛(wèi)生部也在網(wǎng)站(www.hc-sc.gc.ca)開通了互動服務(wù),,只需輸入性別、年齡,、飲食偏好,,就能得到一份平衡飲食推薦表。
加拿大人吃飯時愛喝果汁,難怪在指南中會出現(xiàn)100%蔬菜水果汁應(yīng)飲用125毫升,。
彩虹指南建議每天至少食用深綠色和橙色蔬菜各一份,,北京朝陽醫(yī)院營養(yǎng)科高級營養(yǎng)師宋新說,橙色蔬菜指胡蘿卜,、甘薯等,,胡蘿卜含胡蘿卜素,可轉(zhuǎn)化為人體必需的維生素A,;甘薯屬于堿性食品,,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等,可防止便秘,。
英國:土豆進(jìn)了主食譜
英國膳食指南以“餐盤”形式出現(xiàn)(圖4),,將營養(yǎng)物質(zhì)分為5類,果蔬和淀粉類食物分別占每日飲食總量的1/3,。
英國人把土豆和面包,、空心粉、面條等統(tǒng)一歸為淀粉類食物,。對此,,中國營養(yǎng)聯(lián)盟講師團(tuán)講師王旭峰并不奇怪,多年對英國膳食的研究使他注意到,,土豆在英國人的餐桌上就相當(dāng)于主食,,特別是烤土豆、土豆泥,。因為土豆與其他主食一樣都是很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源,,能量卻很低。100克的面包和100克的土豆相比,,土豆帶給人體的熱量更少,,同時它還含有人體所需的膳食纖維。
英國人每餐前會先吃點(diǎn)干面包開胃,,而且喜歡涂抹果醬,、黃油等,這些都屬高熱量食品,,在膳食平衡盤中比例是很少的,。但英國人的飲食有一個很好的習(xí)慣,就是每餐必有水果,。
相關(guān)鏈接:2008年最新版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塔基為谷類薯類、雜豆和水,;第四層為蔬果,;第三層為畜禽肉類,、魚蝦、蛋類,;第二層為奶類及奶制品,、大豆類及堅果;塔尖為油,、鹽,。還包括每天的運(yùn)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