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人越來越注重保健養(yǎng)生,,食養(yǎng)更是被很多人所格外看中:每天在廚房里做什么,怎么做才最有益身體,?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很多人都會說得頭頭是道,。對于某些人來說,,吃飯變成了一件非常講究,也非常讓人操心的事,??墒牵娴挠羞@個必要嗎,?
吃是人生一大享受
中國是一個飲食大國,,中國人自古就個個都是美食家,并從吃中收獲了無限的快樂,。即使一個家常菜,,只要用點心思,就能在花紅柳綠之間聞到鳥語花香,。同樣的,,一碗素面,也能渲染得香噴噴,,青翠翠,。
前不久到一位阿姨家去做客,看到老人廚房里有一個小巧的天平,,問后得知這是用來每餐給食物稱重的,。在感嘆老人的仔細(xì)外,覺得這樣做不免有些累了,。在提倡科學(xué)飲食的今天,,大家對飲食營養(yǎng)有了進一步的認(rèn)識,這是好事,,應(yīng)該提倡,。但吃是人生的一種享受、一份快樂,。在慵懶的倦怠中,,在心境蒼涼之時,一口暖胃的飯菜,也許我們就會重新抖擻起精神,,收拾起心情,。總不能把吃飯弄得像吃藥那樣,,一片不能多,,一片不能少,再苦的藥也得咽下去,。吃飯不是吃藥,,否則就會變成精神負(fù)擔(dān)了。
吃飯不必太教條
其實吃飯的事不必太教條,,食物多種多樣,,個人的情況也千差萬別,只要做到大概合理就行了,。
什么叫大概合理呢,?舉個例子來說吧,我們常說要想飲食健康,,就要保持膳食的平衡,,但這并不是說哪一些食物能吃,哪一些食物不能吃,。我們所吃的各種食物,,都有它們的食用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每個人都要根據(jù)自己身體的特點,,以及生理上的變化來選擇食物,。在膳食方面,各個營養(yǎng)素都要很好保持,。但也要注意,,不要喜歡吃的東西天天吃,不喜歡吃的東西一點也不吃,。對膳食營養(yǎng)平衡問題,,我們應(yīng)該采取“模糊”的觀念,只要做到總體上的大概平衡就行了,,沒有必要斤斤計較和精確計算,。這個含脂肪多少克,那個含熱量多少卡,,沒有那個必要算來算去,,算得自己什么也不敢吃。
只要把握大的原則就好
一些老人信奉吃東西越清淡越好,,甚至說吃素能長壽,。其實人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吃葷還是吃素,而在于吃什么和吃多少,也就是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是不是全,、是不是適量,。老人因為牙口和消化能力減弱,在飲食上要比年輕人更為講究一些,,但也不必吃什么東西都講究來講究去,,只要把握好大的方向和原則就好。
比如一些老人擔(dān)心自己因為吃得過多引發(fā)肥胖,,會患上富貴病,,于是開始像美國人那樣每頓鈑都計算食物的卡路里,超過一點都不行,。搞得自己不但很累心,吃飯時也基本沒有心思去品嘗食物的美味了,。
再比如大家都說方便面和洋快餐是垃圾食品,,老年人更是應(yīng)該徹底與它們絕緣。其實沒有根本不能吃的壞食物,,也沒有可以無限吃的好食物,,關(guān)鍵是個量的掌握。不管中式快餐還是西式快餐,,一般都達不到營養(yǎng)均衡的要求,,如果把它當(dāng)成主要的食物天天都吃,肯定是不對的,。但是它方便省事,,需要的時候偶爾吃一次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飲食對健康的影響是個長期效應(yīng),,也是多種食物的綜合作用,,不是一天、兩天是否合理便能決定的,,更不是一種,、兩種食物能決定,我們大可不必把自己的每頓飯都按照“配方”來吃,,將吃飯弄成一種負(fù)擔(dān),。只要把握好總體平衡,并且長期堅持就可以了,,這樣每個人就都能安排好自己的飲食,,享受美好的生活。